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作业管理 为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向各位家长告知并倡议如下:1.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支持和配合学校的作业管理要求,督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科学的时间管理能力。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提高效率。 3.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如果发现某学科作业偏多或偏少的现象,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由班主任及时协调处理。 4.学校要求(请家长监督):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20分钟以内。不依赖教辅或APP等教育信息化产品,原则上不布置电子家庭作业。若确实需要的,严格“一科一辅”作业,需向学校报备,且每日电子作业总时间不长于20分钟。当天无课的学科原则上不留书面作业,大型考试前少留或不留作业,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
睡眠管理 为保证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护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向家长告知并倡议如下:1.通学生家长要引导孩子制订科学的作息时间表。通学生在校时长为7小时40分。课余时间,家长要引导孩子自主管理、规律作息;家长和学生要联合制定好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充足睡眠时间的前提下,结合每个学生的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合理确定学生晚上就寝时间,养成按时就寝的习惯。 2.寄宿生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作息管理。生管老师每天中午及晚上按时点名,12:20-14:10安排午休时间,晚上10:30分按时就寝,早上6:10起床,确保高中住宿学生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3.培养孩子良好睡眠习惯。督促孩子睡前不要做剧烈运动,要保持情绪平稳。科学设定睡眠时间,养成准时上床、按时入睡的好习惯。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寝环境,确保孩子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家长朋友们,切实落实“作业管理、睡眠管理”工作,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关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为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家校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协作,让我们家校携手并肩,让孩子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手机管理
学生手机使用管理折射出学校的管理理念和育人水平,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身处移动互联时代,面对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广大家长必须与时俱进的提升家庭教育智慧,和学校一起引导子女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学校真切的希望与各位家长就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事项达成一致意见,获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为此,学校特向您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监督管理。家长非特殊情况不要给孩子配备手机。如已购买,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情况要承担起监督的职责,需严格限制使用时间和场合,不得长时间任由孩子自由支配手机。孩子在校期间,如必须联系家长,可借用班主任、任课老师、寄宿生管老师手机、行政办公室、门卫室(电话0594—6706102)、公用电话等的电话使用。家长也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或QQ群加强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沟通与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 2.加强沟通引导。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心理与情绪,防止家长疏于管理、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上,应以教育引导为主,疏堵结合。多与孩子陪伴,要积极培养孩子其他健康的兴趣爱好,防止在手机管理过程中出现“打、骂、摔”等粗暴行为,坚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发生。 3.培养课外兴趣。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或特长,如球类运动、乐器、书法等;节假日可以让孩子或一起陪孩子锻炼身体或参加公益活动。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也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4.形成榜样引领。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与孩子相处时全情投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用心陪伴与深切关注,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传递不良信息。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指导孩子合理作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不良上网行为。
读物管理
为营造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学校建立促进学生主动阅读的机制,创设学生阅读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充分发挥课外读物启智润心的育人功能。1.管理制度 (1)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严格进校园读物的推荐程序和要求,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 (2)推荐目录向学生、家长公开,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 (3)课外读物坚持自愿购买原则,学校不组织统一购买,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4)学校按规定落实校园书店和捐赠课外读物管理,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具体措施 (1)学校参照《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开放图书馆和阅览室,成立各学科办公室研讨角,设立教学楼楼层阅读角,布置班级图书角,优化校园阅读环境,开展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采购规范的课外读物,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禁止任何人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举行的各项读书活动。 3.家校共育 对于课外读物,家长切忌不闻不问,任由学生自行购买和借阅读物,一本好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一本坏书更可以让好人做坏事!所以,建议家长们共同参与课外阅读管理。 (1)设立家庭书房。配合学校落实家庭书房“五个一”(一间书房、一张书桌、一批藏书、一盏台灯、一句格言),推进“建、创、享、传”活动程序,实施“阅读卡”活动,营造书香家庭。 (2)定期亲子购书。家长根据孩子阅读水平,结合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分阶段与孩子开展购书活动。
体质管理
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实施好各项健康工作的“达标细则”。开齐上好每周2节体育课程,开展每天“阳光体育1小时”活动,坚决执行每天30分钟大课间、60分钟体育锻炼等常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和健康素养,特向家长倡议如下:1.保障锻炼时间。请家长督促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配合学校的体育锻炼要求,进行合理的指导。 2.注意运动安全。请家长引导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既要克服困难,更要量力而行。运动前要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器械和场地,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3.综合防控近视。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用眼的习惯,严格控制孩子居家期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坐姿,保护好视力。 4.提供均衡营养。为孩子提供均衡膳食,确保孩子达到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