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立根铸魂、价值引领、实践育人,扎实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一、注重党建引领,持续推进文明创建进程
我校把“党建+文明创建”作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设队伍、提升能力、推动工作的基础工程,形成了党建与文明创建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以“思政奠基,立德树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研学活动,“四史”教育等,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用“组织驱动,夯实保障”,比如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建“1123”模式等,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和组织保障作用;重“群团赋能,共谋发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引导师生充分认识文明创建的重要意义,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部门联动落实、全员重视参与”的工作格局,群团工作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应有作用。
二、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思想道德教育
1.注重思政教育。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家风家训教育、“三爱三自”教育等,常态抓好“行为规范行动月”“校园清洁行动月”“英汉名言警句督查月”等“六项”行动督查、班级值周、“三会一课”等德育常规管理,践行和培育核心价值观;组织学生前往福建儒意、福建永洪、福建龙翔等研学实践基地、闽中革命司令部、澳柄村207司令部、校友雷光熙烈士故居、陈国柱故居等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社会实践和研学旅行活动;开设《中华楹联》《莆仙方言寻根》等德育校本课程,举行思政课观摩教学展示和主题班会观摩课活动,勉励学生立德修身,立志成才。开展仪式教育活动,每学期初举行开学典礼、新教师入职宣誓、学生入团爱国宣誓,举行升国旗仪式,高考倒计时或百日誓师仪式、高考加油喊楼活动、十八岁成人礼、毕业典礼、高一新生入学训练等,激发学生仪式感,提升道德素养。推进家校协同共育,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开放日,开展假期入户家访,推行周末(节假日)家长来校督学活动,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优秀校友、高校老师、国内家教专家、优秀教师和家长代表来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邀请家长来校参加远足亲子及节日亲子活动等,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2.注重劳动教育。建设校内劳动基地,开设融合地方特色的劳动实践和农耕体验活动,构建“多学科融合”的劳动教育科研团队。同时注重劳动课程建设,如体验莆田黄石手工线面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技艺带来的价值冲击;实践制作红团、西天尾扁食、煎粿等莆田美食,掌握简单的烹饪方法,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开设印染等传统技艺实践课程,感悟古典工艺美学,彰显劳动创造美的价值。 3.注重心理健康。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工作组,成立了专兼职心理教师队伍,建有心理辅导和干预制度,开设心理校本课程和心理健康选修课,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专题专项心理讲座,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充分发挥社团的力量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每年举办5.25心理健康周活动,举行生涯规划讲座、校园心理剧大赛、心理手抄报比赛、心理漫画大赛、考前心理减压游园等活动。
三、完善学生社团,扎实推进活动阵地建设
1.推进社团课程化建设。现有学生社团40多个,利用全校资源,鼓励跨学科合作,开展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如开展了中国古代礼仪文化走近词宗李清照、词帝李煜、新民乐社、中华楹联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团,又有莆仙民俗文化、莆仙赞句、茶艺、传承非遗青黛植物染手工等地方特色的社团课程选修课;每年举办校园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社团嘉年华活动,征集、展示科技及楹联作品,举办师生书画展、Q版老师、元旦学校文艺晚会和元旦班级晚会,开展主题征文演讲辩论赛,课本剧和心理剧展示展演、学生论坛等活动。
2.举行社团校际联合交流。特别是利用莆田学院挂职莆田四中团委书记助理的优势,学习和借鉴高校社团发展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做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做强做实自己,促进社团发展。鼓励社团主动与社会对接,开展莆田市诗词进校园,成立诗词协会。
3.组织开展公益服务活动。组织全校团员青年以团支部为单位,进社区调查、到企业和农村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如走进拱辰敬老院、同济养老院、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绶溪公园,莆田市政广场、莆田市体育中心、校园周边社区,学雷锋植树,清除校园周边小广告,文明交通劝导等。
四、强化学研结合,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1.师德建设,严守底线铸品格。学校组织签订《莆田四中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和《莆田四中师德师风建设责任状》,明确师德高线,守牢行为底线。加强师德督导,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责任督学入校督导重点内容,教师节开展重温教师誓词活动,在铿锵誓言中检视自身言行;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聆听师德典范故事。开设师德讲堂,讲述师德故事,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领悟新时代师德师风内涵要求,强化立德树人责任担当。组织教师学习全国榜样教师周岩和于漪等人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强化责任担当;开展“讲好我的教育故事”等交流活动,强化典型引领;评选“师德标兵教师”,展示优师风采,用好身边师德榜样,带动全体教师崇德向善、怀德自重、明德惟馨。
2.教师培养,紧扣专业促成长。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统筹全组的作用,以及备课组长的学段总揽学科备课核心作用,紧扣主题教研、三备两研,提升各学段各学科的集体备课质量,为提升高效课堂要效率。通过教师读书分享会等形式鼓励教师多读书、爱读书、能读书、善读书。通过阅读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并把指导阅读作为教学技能与课堂教学节点来重点推广,形成一系列专题课题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促进高效课堂教学。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每学期不下于10次的微主题教研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力求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学习吸收借鉴最新最前沿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鼓励教师积极走出去,形成辐射引领作用,打造省市区各级名师与教学骨干队伍。鼓励骨干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构建平台向外输出教学教研成果,促进区域内教育研究水平齐发展,共提高。
3.教师荣誉,汗水浇出幸福花。莆田第四中学近年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德教研皆强的教师队伍获得各级各类表彰。严丽香老师获2023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刘玉树老师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教书育人成果显著,被评为福建省特级教师称号。
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今后,莆田四中全体师生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教育、学校管理等工作任务。同时莆田四中将借助莆田市“文明创建巡礼”的东风,扬起创建文明城市的风帆,提高对建设文明城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全体动员、齐心协力、团结拼搏,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热情,崭新的面貌,全身心的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去。传承文明,践行文明,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