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又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开拓视野,磨练顽强的意志,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最美的四月,莆田四中的高一学子来到美丽的莆田永洪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开展为期三天的研学活动。
开营仪式篇
4月28日上午,莆田第四中学高一年段全体学生及带队老师在莆田永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举行开营仪式。首先,开营仪式第一项议程——全体成员升国旗、奏唱国歌;接着,高一12班陆嘉琪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希望全体同学在期中考过后可以戒骄戒躁,调整心态,继续努力,在研学的集体活动中展现风采。仪式第三项议程,政教处许玉叶主任代表学校进行研学动员讲话,她高度肯定了研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向同学们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每位同学可以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勇于挑战自己,磨练意志。最后林炳煌副校长对高一学生进行了授旗,宣布莆田第四中学高一年段研学活动正式开始。
奔山赴海寻梦华 传统文化润人心
传统文化篇 (一)红团制作
红团,颜色“红”,造型“圆”,味道“甜”,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圆圆满满。同学们一起协作,揉一揉,搓一搓,包一包。从和面到包馅,再到蒸出,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很快一大批图案各异的红团隆重”登场“,同学们也可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了。
(二)线面制作
首先,制作线面的师傅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汀港线面制作技法的历史传承,感悟到莆田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接着,师傅带领学生自主尝试,从线面的搓条、盘卷到上棍、扯面、分面,最后晾晒。学生们在亲手实践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在一次次木棍与线面的交错中感受到了浓浓的莆仙情。
(三)中国剪纸 剪纸在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承很广的一种民间非遗艺术。精湛的技艺、浓厚的情感,都在剪刀的“千回百转”中流露出来。同学们对剪纸充满了好奇,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了中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剪纸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
为了激发同学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体验自由表达和艺术创作的乐趣。在基地的石膏室,指导老师从基底的选择、涂色的步骤、色彩的搭配、线条疏密的把握等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活动开始,同学们各自挑选了自己喜欢的模具,全神贯注,拿着手中的画笔,不时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心得,一个个原本缺少生气的石膏像,在同学们的手中变得色彩丰富、栩栩如生。
(五)石磨豆浆
在参与磨豆浆的过程中,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有的放豆子,有的推磨,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一粒粒黄豆变成雪白的豆浆,散发着浓郁的豆香。石磨豆浆教会同学们耐心、团结、尊重食材、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味道!
户外拓展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趁春暖花开,以运动之名,行青春之实。久坐校园的同学们,用一场户外运动唤醒身体,凝聚集体的团魂。大家在空旷的广场上肆意地加油、助威、呐喊、欢笑。这是独属于他们的青春回忆。
(一)汉诺塔
(二)毛毛虫
(三)50米障碍比赛
(四)射箭
(五)拔河比赛
最美的课堂在路上,最好的教育是实践 。今天的研学活动,让同学们用实践感受生活,用生活滋养心灵,在体验中得到了成长,在实践中收获了喜悦。研学之旅为同学们积蓄了力量,大家将带着一颗永不倦怠的心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