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在自然 多元教育促成长
今社会,物质生活富足,但由于学业压力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等因素的影响,现代学生的劳动意识较为淡薄,不会劳动、轻视劳动、无视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提高现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尤为重要。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借助此次研学契机,学校把课堂搬到了大自然中,给莆田四中高一的同学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课。
1赶海篇 阳光照耀沙滩,海风徐徐吹来。同学们满怀对海洋的期待,在基地教官的组织下,有序分工:有的拿着小水桶,有的拿着小铲子,有的拿着抄网,有的拿着多齿耙。同学们争分夺秒,都想在大海里搜寻到更多“宝藏”:有的拿着小铲子对整个“宝藏”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角落;有的迫不及待地徒手进行挖掘;还有的甚至把整个身体趴在沙滩上,手脚并用搜寻“宝藏”。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海鸭蛋、寄居蟹、海螺等各种潜伏在泥地下的海产品都被翻出,成为了同学们的“战利品”!
中国有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宝藏”丰富的大海成为一代代渔民的生活保障,他们每天等待着潮水退去,就带着专业的工具,在滩涂上开始忙碌,争取在潮水上来之前,能收获更多的海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枯燥,但这是他们的劳动,也是他们的生活。学生们在“赶海”中亲近大自然,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海洋,认识当地的特色海产品,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课。此次“赶海”,在泥滩中穿梭,除了有股难闻的海腥味,溅得一身泥也是难免的,这也让同学们认识到渔民生活的不易,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不论何时何地,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默默奉献。
中国有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宝藏丰富的大海成为一代代渔民的生活保障,他们每天等待着潮水退去,就带着专业的工具,在滩涂上开始忙碌,争取在潮水上来之前,能收获更多的海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枯燥,但这是他们的劳动,也是他们的生活。学生们在“赶海”中亲近大自然,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海洋,认识当地的特色海产品,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不论何时何地,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的默默奉献。
2野炊篇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基地食堂师傅们贴心地为同学们准备好了食材,在教官和班主任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开始了分工,有的打鸡蛋、有的包、有的捏、有的互相切磋、有的为面条准备配菜,大家忙的不亦乐乎。虽然有的同学不会,但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不一会儿,一个个形状各异的饺子横空出世。看着自己的“作品”,同学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随着饺子和面条的下锅,同学们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不多时,热腾腾的饺子和面条端上桌,浓香的美食引诱舌尖,勾动味蕾。亲自动手做的美食,是天底下最美味的!大家欢聚一堂,品尝着大家庭的味道,享受着此刻的温暖。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在充实丰富的学习之余,感受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使劳动教育课程的内涵得以延伸。
3闭营篇
优秀班级名单
拔河比赛优胜班级名单 高一4、3、5
优秀学员名单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同学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饱受了烈日的煎熬,但是经过这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综合实践水平,也增强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理自立的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了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我们相信这次活动培养出来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定会成为同学们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本次研学,同学们创造性地完成了各项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校和家长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