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格规范我校日常管理,切实做好对在校同学使用手机的监管和引导工作,2018年7月4日晚上,我校在梯形教室召开第二届班主任论坛活动,学校副校长叶元煌、政教处主任许玉叶、副主任陈佐林、各年段分管德育行政、全体班主任参加了论坛活动,论坛由许玉叶主任主持。
论坛围绕着如何进行手机管理,手机要不要禁,如何解决禁带手机等这几个话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高三(14)班班主任林碧老师首先发言,她指出,对带手机的学生要弄清带手机的目的,不同的情况应该不同对待,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滥用手机的危害,可以利用家长的平台,家校配合,共同管理,另外,应该严格执行班级手机的管理制度,通过班会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高三(5)班班主任林志臻老师提到,学校或者年段可以统一制作一份协议书,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齐抓共管,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高一新生注册的机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高三(16)班班主任林金阳老师例举了手机的各种危害,比如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和集体,个别学生利用手机作弊,导致攀比成风、铺张浪费等,他认为手机要一定要严禁,学校、班级应该像抓日常行为规范一样,狠抓手机管理问题。
高二(1)班班主任陈金贵老师回顾了国外限制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案例,他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营造班级书香氛围,转移学生的兴趣或注意力,通过学校宣传、宽严相济、家长配合等多种渠道,解决手机问题。
高二(11)班班主任郑榕招展示了学生手机使用的情况调查表和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出了手机对孩子的危害,他认为,可以设立班级手机管理员,通过必要的突击检查、制定个性化的班级手机和上网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解决手机问题,同时,他呼吁所有的老师对手机瘾学生应该给予关注和帮助。
高二(16)班班主任廖彬认为,禁带手机,要从培养学生的仪式感开始,她认为,仪式是一种特殊标志,是一种社会认同,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教化力量,她建议,可以通过对学生仪式感的培养,比如宣誓等仪式,让学生认同学校的管理制度并主动参与到对学校的管理,从而解决手机问题。
高一(11)班班主任翁建新指出,要善于发现,精准施策,他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要早发现、早准备,要发挥班级管理干部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因势利导加以利用。
高一(14)班于婷婷老师认为,首先要做好学生为什么要带手机进校园的调查工作,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在学校层面,要通过仪式,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带动学生的认知。
高一(9)班班主任朱丽钦指出,要通过细心关注学生言行、培养班干部、利用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等方式,加强班级管理,在手机问题上,她建议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适当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会上,很多班主任积极献言献策,分享了很多可操作性的做法和建议,论坛气氛热烈、活跃。
最后,学校副校长叶元煌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管控手机应该制度配套,学校层面,要建立手机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惩戒有据;家长是手机问题的幕后推手,家长是手机问题的源头,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校共同管理;学生层面,要内外结合,通过阳光体育、社团活动等方式,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班主任是手机管理的操盘手,他希望班主任要突围,要有所创新,有所思考,要树立榜样,大张旗鼓、旗帜鲜明的做好手机管理工作。
手机管理问题任重道远,会后,全体德育工作者纷纷表示,对手机问题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勤宣传,抓落实,为树立良好的校风,促进我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