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拓宽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新思路。莆田四中于2020年7月23日晚上在学校学术中心举行第四届班主任论坛,本次论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日常教育体会、教育经验、教育理念反映出来,分享了多元的教育视野,探究了深切的教育问题。论坛由政教处主任许玉叶老师主持。
高三(4)班陈岩梅老师让学生林娜分享了四班故事——《细琢玉,方成器》,通过讲述“软硬皆施”的策略、郑校长“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班主任“润物细无声”的“软实力”感化以及赏罚分明的“硬实力”管理制度等来谈班级、宿舍管理和学生转化。
高三(12)班黄雄林老师分享德育故事——《尊重、肯定、表扬》,通过鼓励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提供一些机会,发展内向型学生的才能来改变内向学生。班主任应注重和内向学生的沟通方式方法,点燃学生的心灯,让每一位学生对自己和班级都充满希望!
高三(14)班史丽红老师讲述教育故事——《无声胜有声 润心细无声 》 ,通过举例来分享“以身作则”“沉默是金”“微笑魅力”的教育力量。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思想和个性,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要善于创新教育方式,架起一座师生沟通的“心桥”,教育无声胜有声,它有着超乎寻常的独特魅力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高二(2)班陈丽仙老师分享了故事——《用爱心做教育,静等花开》,通过“学生的进步就是我的快乐”“每天都找学生谈心”“对每个学生都有感情”等几项日常模块来说班主任应该拥有一颗爱生之心。闭着眼睛看学生的缺点,睁大眼睛看学生的优点,多一点鼓励和关心, 多一点理解和尊重, 唤起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促其奋进。
高二(8)班罗智强老师分享了故事——《当有情怀的“主任”,做有温度的教育》,通过诠释班主任的概念、讲述班主任的艰辛与不易谈及何为班主任的情怀。班主任情怀应该是一种激情、一种热爱、一种对教育的执着与追求。
高二14陈悦菡老师分享了故事——《好优美的中国话——班主任语言艺术之口头禅》,通过分享平常最常使用的三个词——“没关系”“试试看”“非常好”带来阐述语言的教育魅力。如果把班级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没关系”就代表着这颗大树的根基,“非常好”就代表着这颗大树的成长,而“试试看”就是这棵大树能成长到的高度。三个口头禅其实是一个班级管理的有机整体。
高一(1)班陈昭春老师分享了故事——《等待花开的日子》,通过“建立自信”“认真倾听”“同伴关心”“期望降低”等方法帮助那些由于某一些原因而沦为学困生的学生,使他们摆脱消极、自卑和厌学的心理障碍,进而更好地学习,更自信地面对生活。
高一(8)班朱曙东老师的故事讲述了三个部分。一、通过学校推广的“三会”管理制度来改变了本学期因受疫情影响而不在学习状态的同学。二、通过讲述班级一单亲家庭孩子的故事来探讨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三、谈及班级管理应求“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高一(10)班主任刘绍伟通过《班级学生的分组管理初探》分享交流班级分组管理模式。班主任不再全权管理班级事务,班级的日常事务由几个小组共同分配处理。班主任承担一个组织者的身份,不必要事事躬亲,以此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九位老师分享结束后,副校长叶元煌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做事要有情感,不带情绪。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情感。讲故事就是用班主任的真情实感讲述真经历、真体会。班主任角色需要平心静气,避免坏情绪带来的影响,不带情绪做事。 二、做事要有对冲,但不对立。制造对立的因素有很多,会使得班主任做事出现传导性差、执行力低等问题,从而出现班级割据、管理碎片等不好的倾向,因此,班主任角色要减少对立的产生。通过守初心、找技巧、用本领等方法进行对冲。 三、做事要有特色,但不特别。每个人都应该充满信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发挥特色,不搞特殊,争取不给他人添麻烦。 四、做事可换位,但不换责。事无大小情分轻重、事无长短情有厚薄、事无巨细情有深浅。做事可因事而异,但不可因人而异。做事要投入、担责不换挡。只有越努力才会越幸运。
会议最后是郑校长做总结讲话,郑校长点评了九位班主任分享的故事要点,并指出教育故事的特点:1.真实的教育案例——亲身的体验;2.现实的教育问题——倒逼的思考;3.实用的教育方法——教育的智慧;4.多元的教育分享——价值的体现;5.反思的教育行动——成功的阶梯。 强调了今年班主任论坛教育故事分享的目的是:1.利用教育故事呈现真实的教育案例与育人故事,为学校、教师提供立德树人、育人方式的素材;2.让老师用教育故事勉励自己,温暖他人,链接管理;通过对经验、对个案的解读、诠释,反思教育实践,延伸教育实践,促进个人自信成长;3.通过品读教育故事,共享教育文化,回归教育本真,点亮教育人生。
本次班主任论坛故事分享,不仅为班主任创设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是一次具有实效和高效的校本培训,拓宽了班主任的工作思路,提高了育人整体水平,增强了班级管理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