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教学科研 >> 教科研动态 >> 正文
莆田四中第六届青年教师论坛
【发布时间:2020-02-05】【作者:yyp】 【阅读: 次】【关闭窗口】
我在四中挺好的---莆田四中第六届青年教师论坛

2019-07-05莆田第四中学

2019年7月4日,由莆田四中教研室组织发起的“莆田四中第六届青年教师论坛”拉开了帷幕。参加论坛的有莆田四中所有的青年教师,副校长胡茂强,校长郑金山。论坛由教研室副主任杨玉萍主持,论坛的主题是“青年教师成长体会”,共分为三个议程: 9位青年教师代表发言;副校长胡茂强做点评;校长郑金山做总结发言。

语文组代表吴静静:

  一位入职两年的新教师,她最初所有的教学感受都是惶恐,总感觉面对学生,肚子没货。实战教学让她深刻体会到大学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的书本知识根本无法支撑高中教学。满心的焦虑和危机感,促使她积极听课、钻研教材、寻求教研组、备课组的帮助。团队的资源共享和同事的无私扶持给了她教学自信。她正走在成长的路上。

数学组代表:林琴

  她刚刚和学生共同经历了高三的浴血奋战,收到了一封学生写了两年的“情书”,在信里学生说:因为喜欢数学老师,所以喜欢上数学课;因为喜欢数学老师,所以以后也想当老师,也想陪很多人度过辛苦又美好的学习生活。看到了吗,这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模样,这就是教育。她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个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谓教育,就是我们每一个生命,呈现出最美,唤醒另一个生命的最美。一棵树上,一朵花绽放了,就会满树春暖花开。这样的一封“情书”,这样直抵心灵的感悟,这样不忘初心的教育情怀,你感动了吗?她觉得“我在四中挺好的”。

英语组代表林爱珍

  作为班主任的她,领着一群孩子,操着为人父母般的心,践行着“严父般教学子,慈母般爱学子”管理理念。 严父般教学子”严而有格,她依托班级小组量化考核班委会严格管理学生,给学生树立规矩成就方圆。“慈母般爱学子”以“爱”动其心,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成长,在学生心里种下善良和爱的种子。

她巧妙适时转换“严父”和“慈母”两种角色。把严父”与“慈母”的爱,视作学生健康成长的混合催化剂。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孩子”的换位面对每一个活泼可爱的学生。她的班主任工作有目共睹,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物理组代表程文耿:

  一个学物理的理科直男,他的发言妥妥的就是理科男的特点:条理分明,逻辑清楚。他提出了专业成长中的三个重要因素:1 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每周四的固定的集体备课,在争与论之中,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补漏,共同进步。他的教学经验在不断丰富。2学生的成长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他认为学生的成长会促使教师有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这些能促使教师想方设法自我提升,自己有一桶水才有底气去注满学生的一杯水。3 教师自我的专业成长。他认为教师要勇敢开设公开课。一节公开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和心理上的煎熬都是历练。

化学组代表曾玉云:

  从教十三年,一路走来,她感恩学校的鼓励与培养,她感恩各位同事的关心与指导,她感恩学生和家长给予的信任与支持。回想从教以来的每一步,她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有学校搭建的一流的教育平台的支撑,如:新老教师结对子的“青蓝工程”,让青年教师有了成长的依托和方向;“青年教师论坛”,让青年教师觉得成长路上还有同行者,她们并不孤单;集体教研活动,让她对教学有了把控力。有教研组里亦师亦友的同事的帮助、指导和呵护,让她少走了不少弯路。有毕业多年的学生记挂,让她体会到了 “桃李满天下”成就感和价值感。

生物组潘蕾:

  一位来自异乡的湖南妹子,幽默风趣,善于调动气氛。她生动自称现处于“高级新手水平”的三年教龄的老师。由于不通当地方言,当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一路磕磕碰碰。面对陌生的环境,好在有学生的理解、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面对课堂知识深广度如何把握的迷茫,还好有学校定期组织的教研活动;面对课堂教学经验的欠缺,她勇敢接受各级各类的公开教学。她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总结,她说她会在教学路上不管不顾地一直走下去。

政治组代表余雪琴

  政治老师的发言处处是哲学智慧的光芒。她从教17年,没有居功自傲。渴望成为陈果那样的老师,却发现现实的丰满和理想的骨感。为了缩短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所以用各种方法自觉提升,并把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上课风格。利用“鲶鱼效应”,敏锐捕捉学生课堂上看似插科打诨的玩笑话,因势利导学生用专业术语阐述,规范答题,,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同时,在学生人生起点,给学生灌输正能量,帮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扣好第一颗扣子,指引他们在以后的漫漫人生路做浩然正气的人,她做的是件伟大的事情。

历史组代表叶青

  站在发言席上,她看起来那么年轻又落落大方。她对自己成长的评价是从激情到理性。激情到备课到凌晨两、三点钟。当激情过后归于理性,她向团队借力,努力提升。在课堂上, 利用年轻的优势,弯下腰,观察倾听,不吝啬表扬,和学生增进感情。像恋人一样对待学生和课堂,倡导互动合作,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探究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

地理组代表陈超

  九年教龄的他,当了九年的班主任,参加过各类各级大大小小的教学技能大赛并获奖,承担过初高中不同学段的教学。学生喜欢他的憨,喜欢他的课,说上他的课想睡都睡不着。他会因为一节课没有上好而觉得对不起学生,会因为不恰当的班级管理方式而懊恼。他用心管理、用心感受、用心经营。学生和教书决定着他的喜怒哀乐。他很纠结自己累着,却又快乐着,激情满满地上课。真是可爱可敬如他!

副校长胡茂强:

  论坛的第二个议程是副校长胡茂强对九位代表的发言做点评。这个副校长不一般,他儒雅、勤勉、有清晰的管理思路、有识别人、物深邃的目光。他从三个维度归纳大家的发言:情怀、团队、成长。他说:“我是四中人,我在四中挺好的”,正是这样的情怀,这样强大的教师团队,使得师生相长,这些年四中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要珍惜我们是个“四中人”。

校长郑金山

  郑校长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肯定了本次论坛的成功,他说每件事情的结果好不好,是因为平时做得好不好。他提了四点建议发人深思:1 珍惜你的职业。因为这不仅是你饭碗,更是你的价值体现。2 珍惜同事。因为同事是我们的生命伴侣,位于家人之下的最高处。3 珍惜学生。因为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对象,还是我们幸福的归宿。最后他希望四中人能静心教书、育人,潜心研究,用自己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成长。

  论坛上的青年教师代表,是四中人的缩影。四中人,没有华丽的衣裳,没有精致的妆容,朴实无华如砂砾。而当登上三尺讲台,个个都是独特的发光体熠熠生辉。外表可以被模仿,而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永不能被复制。四中挺好的,身为四中人,我在四中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