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落实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要求,教育引导学生知党爱党、知史爱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新学年,莆田四中政治组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开展《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进高一课堂学习活动。本学习活动平均每周学习一课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如何借助《读本》里的思想伟力,和思政课教学相融合,发挥育人效力的效果呢?莆田四中高一政治备课组立刻行动起来。教研组长陈新国老师带领组里成员先梳理《读本》教材,将可以与《读本》相结合和拓展的教学内容归类整理,梳理《读本》中适合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学校德育活动相结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备课组的老师们创新《读本》学习方式,在政治课课前三分钟请学生上台进行宣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高一政治组陈正洪老师认为:“《读本》就像是一把打开学生感性体验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大门的钥匙。”在他看来,教师在使用《读本》时,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外,在真实情境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感悟。“我们莆田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将这些资源与《读本》的内容整合盘活,为学生打造一条身临其境的、形式多样的、贯通历史和当下的大思政课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习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从而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真正地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手捧《读本》,全体政治组老师都深感责任重大,“如果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作一次旅行,那么,习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达到目的地的列车,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理论和指导实践的工具。”做为思政老师,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坐上这趟列车、了解这趟列车、学会驾驶这趟列车去驶向远方、实现梦想。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有效教学策略,如问题化学习、探究性学习、主题性学习课堂教学,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使我们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规范、更加充实。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每一位思政教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要坚持用习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中,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供稿:郑炜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