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教学科研 >> 教科研动态 >> 正文
办好大思政课 培育时代新人——莆田四中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发布时间:2022-04-19】【作者:ylq】 【阅读: 次】【关闭窗口】

20193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

日前,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莆田四中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于2022413日上午,开展了师生共上大思政课活动。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政治教研员黄新建老师、莆田五中正高级教师陈爱金老师、莆田六中高级教师谢雪琴老师以及莆田二中、四中、五中、六中、八中、哲理中学的政治教研组老师一起齐聚一堂,携手探索大思政课建设规律,推进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牢记殷殷嘱托,培育时代新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为主线,莆田四中经过探索形成了“1234”特色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

塑造一个特色”——让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思政课始终、融通两类课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衔接协同、坚持三位一体”——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形成合力、推动师生四同”——“同学同研同讲同行让思政课在学校各个角落蔓延……入脑入心、真学真用,受到学生的喜爱。

 

实践中国的民主中看人民当家作主

莆田四中郑炜燕老师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的阅读结合必修三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进行大单元设计教学,她首先带领学生阅读背景材料。由于前期自主研读中,郑老师已经指导学生阅读了《中国的民主》整本书,所以学生们对人民民主相关信息有了相当多的了解。对于中国的民主是什么,学生们通过阅读有了更立体的理解。她从三个议题1中国的民主是什么2中国的民主为什么是全过程的民主3中国的民主价值在哪里?三个议题环环相扣,学生寻着这些问题的,各抒己见,观点不断碰撞、激烈交锋,既体现政治学科的时政性特点,又启发了学生对白皮书阅读的思维。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整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起探索本课教学目标落实方法,深度挖掘政治认同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探索政治教学的高效课堂新模式。

 

莆田八中李美金老师选取《中国的民主》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两块内容进行精读,结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内容展开教学,她采取议题式教学法,设置了三个小议题1悟民主之真谛2明社会建设之保障3思青年学生责任之担当,培养了学生多元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发散性,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高阅读质量。同时,这节阅读课除了讲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课上,教师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把此前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相互讨论。


 

交流共探大思政教学

课后,专家与老师共同针对政治学科大思政建设进行探讨。莆田四中政治教研组组长陈新国认为:上好大思政课应该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小我与大我的相互统一,才能达到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目的。市学科阅读中心组成员、哲理中学陈励霞老师指出:高考对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重要,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理论与材料脱节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对阅读的技巧和能力没有掌握,接下来市学科阅读中心组会持续推出相应阅读的书目,推进政治学科阅读的工作开展。陈爱金老师指出政治学科阅读采用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很新颖,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关键时期,学科阅读是落实高中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阅读是终身学习时代的基本能力,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新知、拓宽视野的关键途径。我们需要树立大阅读观,在学校形成全学科阅读的态势,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黄新建老师最后总结,他表示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师生四同有利于把课程本身彻底搞了,从而实现思政课内容从进教材、进课堂到进头脑进心灵的真正跨越,让学生从课堂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全面的体验、感受、验证,加深了学生对国情世情民情的了解,提高了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把握和认同,让思政教育深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办好大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建设,莆田四中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