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教学科研 >> 名师工作室 >> 正文
面向未来 做好当下课堂改革----莆田市2021年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巡回讲学系列活动(莆田四中会场)
【发布时间:2021-12-05】【作者:ylq】 【阅读: 次】【关闭窗口】

   



2021年12月3日,莆田市2021年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巡回讲学系列活动在莆田四中学术报告厅举行,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陈美玲老师应邀做主题为“面向未来  做好当下课堂改革”全学科专题讲座。讲座内容由“一、未来世界的基本特征;二、面向未来、学生何需;三、面向未来、课堂何变;四、面向未来 、教师何为”四部分组成。






   
陈美玲老师以哥顿·布朗的名言:要当一名教师,首先要做一个预言家,你的教育不是为了今天,而是要为学生们想象不到的未来做准备。作为开场白将听讲教师引入思考--世界在变,课堂在变,老师们你们做好变的准备了吗?



陈美玲老师讲座的第一部分主题为“未来世界的基本特征”。陈老师指出世界正在发生快速变化,正如著名记者杰夫·豪在《爆裂》一书中描述的那样,世界在未来发展中具有不对称性、复杂性、不确定性等三大特征,与之对应的是世界职业构成也将产生巨大变化,人体大脑思维才是21世纪全世界最重要的产品。接着陈老师提出,面向未来,教师必须思考的三个关于教育的基本问题:应该继续做什么?应该抛弃什么?需要创新什么?
在教师思考中,陈美玲老师展开讲座的第二部分:面向未来、学生何需。陈老师指出:学生需要“真学习”;学生需要“全球化能力”;学生需要“软实力”。学生的“软实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思维能力是未来社会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是教育培育学生的首要能力。思维能力具有:初阶--中阶--高阶阶梯式分阶进阶特征,需要教师结合当前教育模式认真思考与研究。
  



   
陈美玲老师在讲座第三部分“面向未来、课堂何变”中,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指出:课程教育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需要,求新求变。怎么变?----课堂教学理念要重整;课堂教学观念要更新;课堂教学方式要转变;教学内容定位要准确;课堂教学方法要变革。陈老师提出:一、教师要从世界、国家、当地课堂实情三个层面重整课堂教学理念。二、教师要从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强化阅读、激活课堂四个角度来更新课堂教学观念。三、教师要从师生生命状态、师生思维方式的转变、课堂精神品质的转变三个纬度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四、教师要从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三级进阶来精确定位课堂教学内容。五、教师要从指向素养、促进共生、全人教育三重理念来变革课堂教学方法。


   
最后,陈美玲老师在在讲座的第四部分“面向未来 、教师何为”中强调,教师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认清教学目标,坚定立德树人;定好教学内容,体现核心素养;用好教学方法,培养高阶思维;做好终身学习,不断努力进取)出发,让素养回归教育,让深度思维唤醒课堂,让有效问题引领教师教学设计。面向未来,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创新,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课堂教学生命力,建构双减背景下高效新课堂。

陈美玲老师的讲座,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改革主题,以学科素养为视角,以世界、学生、课堂、教师为切入点,科学阐述教师在时代变革中应该如何顺应时代需要,求新求变,创新课堂教学,推动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建构。

 


听讲教师们表示:讲座覆盖全学科,理论精辟,案例详实,有理、有例,听后有得、有思,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