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即将迎来“五一”小长假,孩子自由时间增多、活动范围增大,也是家长安全监管薄弱的时期。随着夏季临近,天气逐渐转暖,因野外游泳、嬉水、水边游玩等引发的溺水事故将进入高发期。无数沉痛的教训提醒我们,溺水事故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为有效防范此类事件发生,特向您发出如下倡议:
一、野外水域有“圈套”,家长、孩子要远离: 和孩子一起熟知防溺水相关要求教育孩子不去河、湖、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等危险水域游玩。野外景色虽优美,生命安全更重要,有水的地方就会有危险! 1.岸边长期被水浸泡非常湿滑或有青苔,踩上去易滑入水中; 2.水库、河道、景观湖等水域底泥松软,一旦陷入难以挣脱; 3.水下环境复杂,可能长有水草等植物,一旦被缠住,很难脱身; 4.水体表面看似平缓或静止,但水下却暗流涌动或有漩涡,很容易把人卷走; 5.水面和水下温度有很大反差,极易造成游泳者腿部等部位抽筋,从而发生危险; 6.野外人烟稀少,发生意外很难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助。 请提醒孩子: 千万别中了野外水域的“圈套”!不在水边网鱼抓虾、游玩嬉戏;不捡拾掉入水中的物品;切勿私自游泳、玩水。
二、避免孩子长时间脱离家长监管,需确保“四知”:
三、请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
四、提醒孩子“四个牢记”
五、告诉孩子正确的营救方式 1.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寻求成人帮助,同时拨打110报警。 2.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若没有合适的漂浮物可以书包、衣物里包裹水瓶、杂草等具有漂浮功能的物品抛给溺水者。 3.寻找竹竿、树枝等牵引落水者,也可以把衣裤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牵引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拽入水中。 4.禁止盲目施救,如:下水救援、手拉手组成“人链”的方式。即使采取智慧救援也一定要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 特别提醒 1 遇同伴落水 千万不能认为自己不跳下水去救,就不够朋友。及时寻求成人帮助,才是救援成功率最高的方式,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 2 没能救起同伴 不能因害怕而隐瞒事实,从而导致没有及时报警和及时寻求成人帮助,耽误宝贵的救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