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不仅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更给予了我们神思遨游的海洋。在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与古人心灵相通,亦可以跨越千山万水,抵达心灵的净土,更可以从中汲取养分,令成长的种子萌发。 5月22日下午,莆田四中教师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三十三)在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陈美兰老师分享《做温暖的教育者》。
作者简介
作者陈震老师,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语言功底深厚,善于敏感把握身边事物,对各种话题,信手拈来,皆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叙述,日积月累,坚持书写,形成了二十七万余字的教育类著作。书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无赘言赘语,给人很强的阅读愉悦感。
内容简介
书中话题涉及丰富,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位普通教师,为师、为学、为人是一种自我寻觅过程。作者用了“温暖”一词,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作者觉得教育智慧应该温柔、平和且能持久,于是他觉得“温暖”这个词比较合适,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
推荐理由
在这本书中,作者阐述了教师读书的理由,他认为教师不读书何以提升自己,立足于学校,教师不读书,何以示己之范,要求学生去读书。读书是成长的必需,读书是精神成熟的必需,读书是修养高洁品格的必需。教师不但要读教学相关的书,政治、自然、人文、科技、经济、哲学等我们都应该有所涉及,每天读书不难,贵在坚持。
阅读收获
教育教学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首要条件是教师应具有爱心,爱,是教育的法宝,是教育的根本。作为教师需要把每个孩子都放在心上,教师的教育态度,决定着学生的发展,甚至影响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一、要温暖孩子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要爱孩子,还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注入。在工作中体会到温暖与尊重;在生活中体会到幸福与快乐。“对于学生来说,爱需要智慧和爱来共同创造,而爱来自心灵的共鸣;也需要教育和训练。"作为老师,只有让孩子感到温暖与幸福,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在教育中,只有真正地去爱学生、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教师,才能去爱护、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孩子。当每个孩子都被尊重时教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有温度的课堂
让课堂充满温度,不仅是课堂纪律,更要有教学效果。一堂课只有充满温度,才能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自己掌握知识的过程。每个人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课堂。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觉得自己是一个“温暖”得呢?值得每个教师思考。
三、有温度的教师
“一个有温度的老师,应该是有魅力的。"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时,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对这个美丽的地方也会更加热爱你的学生。老师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做最用心的老师。只有用爱心去关爱学生,才能影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读后感想
书里说到了很多对教育和的建议,如: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创设宽松的和谐环境,调节形成宽容的内部心境,坚持宽厚关爱的沟通心态;“小疑获小进,大疑获大进”,能够努力培养出有怀疑态度,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学生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不断寻求的!
做温暖的教育者,是一种教育理想与情怀,也是新时期对教育一线的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让我们一起努力,不遗弃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树立起成长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收获,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精彩的童年。
让我们以温润的内心,寻觅着教育中的清风明月,成为温暖的教育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