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2日下午,莆田四中2020-2021学年下学期教师读书分享会在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主讲人为莆田四中语文组刘羽琳老师。
刘老师通过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青春如何不《撒野》?”引出今天的主题——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选择。
接着刘老师以自己的教学事件为例,分享她从《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收获的心得与教育经验。刘老师最早是从课前三分钟了解到《撒野》这本书,为进一步地了解学生们的阅读喜好,刘老师让学生们推荐了一些其他的小说,同时自己也阅读了《撒野》。这些书籍不乏有“治愈”、“救赎”、“力量”的作用,但同时有些文字也过于香艳、血腥和暴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学生们也能认识到这些问题,可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道理都懂可就是做不到。中学生的三观尚不成熟,定力也比较薄弱,教师在面对诸如《撒野》一类的书籍时还是要持禁止态度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阅读选择就成为了问题的关键。传统的没收、口头强调显然是收效甚微的,有时还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对此问题,刘老师推荐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所谓“正面管教”是一种不惩罚、不骄纵的管教方法,在纠正学生的行为前先赢得学生的心,以和善的态度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师生互相尊重。刘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班会课上的实践,她先向学生表明自己的目的“想了解学生们的喜好,想和学生们交流交流,怕自己和学生有代沟”,并分享了自己在医院的小故事,从而打消了学生们内心的疑惑、不安、警惕感,让学生们相信老师是来加入他们的。师生建立起了情感联系,接下来的讨论进行得十分顺利。经过讨论,师生们得出了一些方法,比如:以书易书,推荐有趣的书,去图书馆等等。在对书籍的交流中,教师和学生们逐渐打破情感的壁垒,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教师既达到了引导、教育的目的又让学生们收获知识、了解到名篇佳作。
青春如何不撒野?《正面管教》给出的答案是明确的,那便是——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