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思明辨讲认真 拿事当事戒苟且 ——莆田四中2021-2022学年下学期教师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十七)
【发布时间:2022-03-02】【作者:czh】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2022年2月28日下午,新学期的教师读书分享会在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语文组卢乃心老师分享了读清代文学家袁枚《随园食单》一书的心得。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感受清代名士的生活意趣,领略传世经典的生活美学。
卢老师首先介绍了袁枚《随园食单》的概况:全书文字数不多,却分为了十四个子目录,大至珍馐、小至粥饭,包罗南北菜肴糕点300余种。作为一本有严格逻辑和框架的食谱,袁枚从烹调器具、食物挑选与搭配、饮食文明等多种方面进行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方向性和规律性。
卢老师觉得《随园食单》写的是饮食的文化,更是生活的哲学。袁枚将饮食之道看作是哲学话题对待,写的是做饭,却处处透露出做人之道、成事之理。比如谈及美食与酒,他说:“之是非,惟醒人能知之;味之美恶,亦惟醒人能知之。”美食配醉酒,实乃糟蹋,文化人须以诗下酒,七碗生风,一杯忘世;面对铺张的宴席,他说:“不知名手写字,多则必有败笔;名人作诗,烦则必有累句。”谴责厨房排场之余,更像是文房警句;针对“美食不如美器”的观点,他说“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无需为了美而美,合适才最重要。谈及烹调注意事项,他说“其佳者,必指示其所以能佳之由;其劣者,必寻求其所以致劣之故。咸淡必适其中,不可丝毫加减,久暂必得其当,不可任意登盘。厨者偷安,吃者随便,皆饮食之大弊。审问慎思明辨,为学之方也;随时指点,教学相长,作师之道也。于是味何独不然?”办事要认真扎实,要戒除苟且。袁枚将烹饪饮食之道与做学问的道理互通互鉴,可以理解为以小见大式的标新立异,不过更像一切需要用心去做的事物那样,有一个共通的终极。
穿过随园的苍翠树,赶赴一场不散的筵席,卢老师的分享仿佛让大家看到了随园里边,袁枚教学生、写诗文、想美食、看美景,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我们也应当像袁枚一般敞开胸怀,热爱生活,认真做事,学会生活的艺术,追求艺术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