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师风师德 >> 师德论坛 >> 正文
打开心世界 遇见新自己——莆田四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教师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二十四)
【发布时间:2022-10-26】【作者:czh】 【阅读: 次】【关闭窗口】



2022年10月24日下午,莆田四中教师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在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主讲人为地理组罗凌霞老师。

     罗老师分享的是[澳]路斯·哈里斯《幸福的陷阱》,这是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这本书告诉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充满陷阱,我们需要有一种生活的智慧,接纳各种痛苦体验而不回避或纠结,以一种不评价的智慧觉察、体验生活,朝着自己选择的价值方向努力进取,承诺行动。这本书既具有东方底蕴神采,又富有西方的科学严谨,其中提供了很多实用技巧,在需要时可供翻看,可以更加高效地应对令人痛苦的情绪和想法,建立令人满意的关系,改善工作业绩并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最终过上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罗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解读了《幸福的陷阱》这本书籍。



(一)幸福究竟是什么


     书中对幸福的解读有两种含义。通常,“幸福”是指一种感觉:一种愉快、高兴或满足的感觉。它的另一个含义,是指“一种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当我们为内心深处真正珍视之事行动时,当我们朝向自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方向生活时,当我们在自己人生舞台上澄清立场并采取相应行动时:生活于我们而言,就变得丰富、充实和更有意义,会令人强烈地感到生命之活力。



(二)为何幸福这么难 

     这个问题很庞大,但是简而言之,这是因为人脑进化的最大目标并不是为了让你感觉幸福,而是为了让你在这个危险遍布的世界中存活下来。

     生存的第一需要就是保证自身安全。因此,原始人的大脑的首要任务就是去发现、预判一切可能会威胁到自身的事物,然后进行规避。那些没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都已经在进化的过程中被自然淘汰了。所以,现代人的大脑基本上延续了这个“不停搜寻麻烦和危机”的运作模式。因此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永远都有操不完的心。

     生存的第二大要素是要从属于某一个集体,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对抗生存的风险。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集体的保护、孤身一人,我们很容易就会被疾病、野兽、物资匮乏打败。那么,人类的大脑是如何保护我们不被集体排斥的呢?答案是:通过不断地拿自己和其他人做比较,不断地检视:“我这样做合适吗?”“别人会喜欢我,接受我吗?”“我和别人一样好吗?”“别人会怎么看我?”……这些问题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现代人的大脑仍在延续这一模式,不断地向我们警示他人拒绝的信号,不断地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生存的第三要素是拥有大量的资源。所以,我们对成功最通俗的标准就是:越多越好。对于原始人来说,储存的食物越多、武器越先进、住所越牢固、子孙后代越多,意味着更多的安全感、更大的生存几率。现代人也同样如此,孜孜不倦地寻求更多的财富、更高的社会地位、更优秀的伴侣、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工作、更优质的子女。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心理痛苦,是因为大脑优先考虑的是我们的生存,而不是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三)怎样才能幸福

     要想获得幸福,就要避开幸福的陷阱,有效处理痛苦的情绪和想法,采取行动去创造理想生活

     第一步你要知道:你如何设下“幸福的陷阱”?通过阅读书的第一部分“有关幸福的迷思”和“恶性循环”,你才能真正洞悉“幸福的陷阱”的来龙去脉,才能从中脱身。

     第二步是向内去改变心理世界。通过认识ACT的六大原则,增加自我觉察。简单来说,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你要去留意那些我们为回避、改变或清除不快想法及情绪所做的每件小事,觉察到自己正在使用控制策略,观察它们带来的结果。还可以写日记,或每天花上几分钟反观。我们越是能迅速觉察到自己跌入“幸福的陷阱”,就越是能及早跳脱出来。

     第三步,向外去创造富有价值的生活。生而为人的奥秘就在于,不仅活着,而且为某些意义而活。有时候有意义的事情太多了,那你就要找出目前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先聚焦完成,然后才是下一个。在选定目前对你最有意义的事情——即“目标”确定之后,要把目标细化,也就是要设立即刻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目标细化后就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计划之中即“承诺行动”。

     ACT的A=接纳内部体验并且安处当下;C=选择一个价值方向;T=采取行动。其核心哲学可以淬炼为下面这个深刻而隽永的挑战:以无畏的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以平静之心去接纳无法改变的。



     最后,罗凌霞老师总结读书感悟:假如生活辜负了你,唯一明智之举就是采取行动去改变它。以接纳作为行动之始,是智慧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