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 活好自己——莆田四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教师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二十七)
【发布时间:2022-12-15】【作者:czh】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2022年12月12日下午,莆田四中第二十七期教师读书分享会在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期主讲人为政治组阮素英老师。
阮老师分享的是金惟纯《人生只有一件事》。作者是台湾“第一才子”金惟纯,他28岁时就出任《中国时报》主笔,30岁,放下高位厚禄负芨美国研读企业管理。35岁,回到中国台湾,创办《商业周刊》,堪称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华人圈传媒圈巨子。大约十几年前,作者进入了世俗定义的“人生巅峰”和“超级舒适圈”。表面春风得意,但是他的内心却日渐空虚,于是提出问题:“生而为人,我到底是来做什么的?”为了找到答案,作者遍搜典籍,寻访高人,折腾出一个答案:学习怎么活。于是他放下事业,开始做义工,从业余做到全职,从中国台湾做到全世界,从刷马桶、拖地板到开山种树,从当服务员到当讲师,无所不做。《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就是作者在过去十年间创业及生活中关于如何活好的人生见解,也是作者写给所有人的一堂幸福重修课。
阮老师认为《人生只有一件事》不同于西方那些心理学和社会学书籍,里面充满了中国古典式的思考。她选择了三个议题来分享: 现在很多中年人的烦恼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教育孩子,金惟纯先生说,教育孩子其实很简单,做到两点就行:孩子愿不愿意和你在一起,孩子愿不愿意和你一样。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两点,生活当中也很难实现,看看周遭诸位,有多少人能让孩子真心愿意跟你在一起,又有多少孩子愿意成为家长的样子?这其中其实讲到的两个关键点:一是亲子关系够好,亲子关系好,家长说的孩子才愿意听,亲子关系好,孩子的身心才愿意在家长身边,家长才有机会去影响孩子。二是家长自己做的好,堪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就愿意靠近模仿。 金惟纯先生也谈到海峡两岸一个共同的现象:我们的上一代身处如此匮乏的环境,却能养出远比他们本身更有成就的子女,并且赢得子女的尊敬;我们这一代人拥有这么丰厚的资源,却很难培养出和自己一样的子女,甚至还得不到子女起码的敬意。为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答案也许出人意料的简单:我们是看上一代人吃苦长大的,下一代人是看我们享福长大的。我们这一代人,很容易因成功而自鸣得意,因条件优渥而树立不好的榜样,欠缺了上一代人的谦逊和朴实,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教育出好子女,不是靠资源和条件,而是靠德行。奉行享乐主义的父母,让孩子看到的是父母游手好闲,父母喝酒聚会、看电视玩手机,能给到孩子什么影响呢? 怎么才是真的爱自己,金惟纯先生提出一条简单的真爱自己的准则:自己面对每件事的行为,如果能让自己更满意,更喜欢自己,表示做对了,否则就是做错了。只有这样不断地检视和修正自己,才能学会爱自己。哪些是不爱自己的表现呢?比如生气、抱怨、嫉妒、占有、比较,也包括那些不那么明显的傲慢、伪装、疏离、依赖、好强、媚俗和“酷”。总体来说,表面上看起来最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其实是骨子里最不爱自己的;还有些人用自尊,自重,自强,自信来掩饰他们不够爱自己。 对照金维纯先生的镜子,学着怎么好好爱自己。爱就像水一样,水填平低洼就流走了,把自己爱够了,就有能力去爱别人了,这就是爱满自溢。当我们开始真的爱自己,就更能接受自己,接受别人,接受发生的一切。因为接受,所以自在、臣服,因而感恩、乐于分享和付出,并在其中不断超越自我,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生风景……这一切,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有意义,此时此刻,就是人生最好的风光,我们再无需回去重来。 很多人一直都在期待遇到贵人,可以给自己带来财富和机会,但作者认为财富和机会都是双刃剑,能给自己带来这两样东西的未必就是贵人。我们绝大多数人一生的第一个贵人都是母亲,就是有个明理的母亲,而且子女懂得领受。立大志,知不足,就是做自己的贵人,能自贵者,人恒贵之,是贵人之大道也。自己才是自己的最大的贵人,好好读书,也是成为自己的贵人路径。唯有读书,连接到不同时空的人,能学到他们的智慧,能丰盈自己的人生。
通过阮老师的分享,我们更明白:人生所有问题,都是自己造成的,只有从头开始“学怎么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事业和人生中遇到的难题——学如何听话,学如何说话,学如何赞美,学如何助人,学如何信任,学如何做小事……人生的一切都是大功课, 但是若是删繁就简,从头学起,活好自己,就能逐步改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拥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