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我校历史组积极参与校际联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26】【作者:ylq】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为使教师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点燃起更多创新的火花,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莆田四中历史教研组一直以来积极开展校际联动教研活动。在12月的校际教研活动中,宋骆燕老师先后参加了荔城区第一届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下乡及教学研讨活动和莆、泉、宁三地名师工作室联合课堂教学示范观摩和专题讲座活动,林凌萍老师参加了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挂校帮扶、送教下乡暨主题教研活动。
在2021年12月17日上午举行的荔城区第一届名师工作室送教送培下乡及教学研讨活动中,宋老师为莆田第十六中的高二学生带去了《当代中国的外交》。宋老师以2021年中美高层会谈的新闻视频创设社会情境,围绕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外交之路,设计了“新生之路”“崛起之路”和“特色之路”,为听课师生缓缓展开了一幅当代中国的外交画卷。通过带领学生走进不同的历史时空,探索影响国家外交的主要因素,触发了学生对今天的国际形势变化的思考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宋老师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游刃有余,选择的史料数量适宜、质量符合学情,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国家情怀素养大有裨益。
在2021年12月24日上午举行的莆、泉、宁三地名师工作室联合课堂教学示范观摩和专题讲座活动中,宋老师为莆田第五中的高一学生带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在这节课中,宋老师以“寻路”为本课立意,结合“读思达”教学方法,设计“新府旧路”、“武装寻路”和“路在脚下”等三个篇目,结合教材、地图、视频、数据等丰富的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虽是新府但仍是旧路”,思考“妥协or反抗?”、“城市or农村?”、“国际路线、左倾路线or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结合地图深入探讨“工农武装割据建立与发展的原因”,有效地落实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意识,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从而领悟到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结合本国国情基础上独立自主的探索过程,培养了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作为莆田市高中历史骨干教师,宋骆燕老师长年积极投入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索符合高中学情的教学策略,赋予了静态教材以生命和活力,塑造了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所展示的两节观摩课获得了同仁们的一致好评。
2021年12月24日上午,林凌萍老师参加了于莆田第二十四中学举行的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挂校帮扶、送教下乡暨主题教研活动,带去了《基于高中统编历史教材的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专题讲座。林老师从何为“读思达”、为何“读思达”、如何“读思达”三个方面深入解读了“读思达”教学模式,并以统编教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详细介绍了教材的各个栏目设计,和“读思达”教学模式的运用案例,强调了一线教师应当在加强教学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校历史教研组其他老师也积极参与以上教研活动,认真聆听和学习,激发了炽热的教研情怀。通过这一系列校际教研活动,老教师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中青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发挥,年轻教师亦获得了快速成长,相信这些教研活动能为我校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教师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带来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