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下午,在莆田第四中学举行了荔城区新老教师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暨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中新教师跟岗实践汇报课。
一、莆田二十四中学黄欣怡老师展示公开课:必修一第五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 ——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黄老师的课从时间线出发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联系到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再到汉字的功能和作用,在课堂最后抛给学生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该环节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莆田第四中学史步华老师展示公开课:必修一第五单元Reading and Thinking ——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史老师从文章标题入手,带领学生解读标题,再进一步进行文本的解读。从阅读技巧略读和寻读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整堂课问题链设置较好层层递进,最后引导学生表达对文章的理解,较好贯彻了“读思达”的教学理念。
观摩教学后,两位授课教师简要介绍了课堂的设计思路和现场教学感受。通过教学实践,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都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发现了课堂设计的可完善之处。随即各位听课教师对这两节观摩课进行学习、探讨和点评。
莆田第四中学陈丽仙老师提到,黄老师作为新教师,本堂课十分成功,教态也十分自然,建议开放性问题不应给学生设定答案,且建议多给学生一些阅读时间。史老师的课堂涉及学科融合,十分有创意。莆田第四中学柯荔娟老师建议黄老师在用英文向学生发布课堂指令时可以适当调整语速,同时史老师在让学生完成Blank Filling时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关键词线索,这一点让她印象深刻。
最后,莆田第四中学陈佐林老师也提到,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很好,其中史老师的教学设计基本遵循了“读思达”教学法,从引导学生解读标题入手,再在阅读中鼓励学生运用略读、寻读等阅读策略完成对文本的由浅及深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学会巩固内化文本内容,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当然,教师要给够学生时间,让学生大胆展示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一定的自信心。
莆田第八中学黄少凡老师提到,两位老师教学设计完整,但这篇开课的文章文体是说明文,但两位老师在上课时都没有对学生提到。同时建议黄老师应多给学生一些阅读时间,且建议史老师在让学生完成表格时让学生来展示,这样老师在讲解时就会更有针对性。
莆田第十五中学的陈娇和柯碧云老师也提到,黄老师语音语调好,但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有点不足,在课上让学生讨论时,建议老师给学生搭建更多的支架。史老师的课堂设计有层次性,有难有易,问题链的衔接比较好。
莆田二十四中谢丽红老师提到,两位老师的开课都十分成功,但她注意到两位老师都比较侧重于课堂知识的传授,建议两位老师都应放部分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比如可以问学生涉及作者态度的问题以及可以让学生谈谈为什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最优选择,理由是什么?
最后,莆田第四中学英语组组长林金荣提到两位老师都有落实到本节课的重点,其中黄老师语音语调准确且流利,史老师课堂教学风格沉着稳定。但在某些课堂活动环节,建议给学生多留一点时间。比如黄老师在归纳四个connection时直接呈现,建议在该环节可以让学生来总结;史老师有注意运用“读思达”教学模式,不过在consolidation部分让学生复述文章的活动设计,建议可以换成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总结、表达所学。
此次跟岗实践活动,加深了校际交流,开拓了师生视野,加快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们拓宽教学可能的边界,融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希望在今后的教育、学习中,两校的教师们能够持续钻研、教学相长,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