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省级示范校创建 >> 开放办学 >> 正文
冬日暖阳暖人心 送教下乡促提升--莆田四中物理组送培送教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19】【作者:ylq】 【阅读: 次】【关闭窗口】

为了加强城乡教师互助学习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并通过互动研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在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下,2021年12月17日我校余赛红老师和陈淑霞老师分别参加莆田田家炳中学和莆田第二十四中学开展的中学青年教师“送教送培下乡”活动。

       余赛红老师在田家炳中学高一年级开设的课题是鲁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第4章第2节《力的分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首先,以“趣味拔河”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观察实验、亲身体验、小组讨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建立力的分解的概念、总结归纳力的分解的方法。最后,联系实际,运用思迈数字化实验平台采集数据,体会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课堂整个环节余老师能真正利用“读思达”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收到良好的效果。

       陈淑霞老师在莆田第二十四中学高二(6)班开设的一节《动量和动量定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陈老师先从实验模拟蹦极运动引入,思考为什么橡皮筋没断,绳子却断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而导入新课。并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头顶皮球,却不敢顶实心球,并结合子弹的威力引入动量的概念,课堂在一片欢乐的笑声中展开。讲解例题时,通过学生现场曲膝跳进行例题的讲解,体现了例题情境化,直观易懂。最后回归课前引入的蹦极,用传感器定量描绘出拉力的图像,化抽象为形象。整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老师设计了一连串的实验和游戏,注重趣味性和生活性,注重实验的内在逻辑性和对学生的启发作用,让学生阅读思考,自主表达,积极思考,展示了“读、思、达”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使物理课堂的教学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校际间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校际联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视野开阔了,教师学会思考了,教学研究意识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