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省级示范校创建 >> 开放办学 >> 正文
深读细悟 知行并进——2022年莆田市中小学第六场(莆田四中分场)地理学科教学开放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18】【作者:ylq】 【阅读: 次】【关闭窗口】

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延展性有效性,营造良好的校园书香氛围,多元化开展全学科阅读活动,不断创新“立德树人”教育方式,以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进课堂。2022年4月14上午莆田市中小学第六场(莆田四中分场)地理学科教学开放活动在我校如期举行。

图片

阅读路上  相约而行

图片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地域文化是在特定区域内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具有教化作用的产物。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活动中如何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以创造出绚丽多姿的地域文化?这是学生了解国情、守护文化根脉的起点,也是本次地理教研探究的课题。

莆田第四中学廖彬老师与莆田第二十四中张亿萍老师通过课题《感悟地域文化 坚持人地和谐》同课异构带领学生对该主题进行探索实践。

廖彬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课前导学案设计,围绕走进哈尼梯田-感受哈尼之美-共情哈尼文化-坚持哈尼精神-传承哈尼遗产5个环节,布置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和图表阅读,在真实案例中感悟地域文化与人地关系。阅读的方法包括“图文结合,以图解文”、“深度阅读”、“朗读”等,在阅读中启发学生思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展示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张亿萍老师以木兰陂水利工程引入,辅以背景材料,用活动题的设置让学生明白水利文化对于兴化平原的重要性。地域文化形成于特定地理环境,其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不同。通过对莆田东阳村和兴化古城的图文阅读,引导学生找出体现它们地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背景,理论与实践结合下,提升分析能力。

两位老师执教风格各异,运用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引领着学生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感受地理学科中阅读的魅力。我们处在信息化的时代,通过阅读来自主学习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教师在平常教学应渗透培养的核心素养。地理学科中的阅读,可以结合生活实践案例分析,让学生读中学,学中悟,这将是地理学科长期研究的课题。

图片

        专业提炼  精华分享

图片

此次研讨活动,由莆田四中地理组组长翁明聪老师进行主持,以公开课结合集体教研的形式进行,给地理教师们搭建了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共促提升的学习平台。翁明聪组长充分肯定了两节课的设计新意,执教的两位老师都对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解读,并按照课标要求进行文本的改造,通过文本阅读,进行知识的建构、方法的建构和思维的建构。两位老师深入理解课程教学的核心概念“地域文化”,通过探究哈尼梯田或莆田地域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地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探究地域文化如何融入人文景观,体会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长期的人类活动造就了特色各异的地理景观体现出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让学生能够获得人地和谐理念。

图片

静心沉思 挚兴分享

图片

         

与会教师们也围绕两节课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想法跟收获,在合作研讨中汲取智慧,在分享中博采众长。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以本次的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为契机,带动更多的地理教育工作者能够学以致用、突破创新,进一步深入推进书香校园智慧阅读工作,多元化开展阅读活动,积极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这次研讨会形成的诸多新颖观点给老师们探索“全学科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思考,也为我校深度教改的推进添砖加瓦,我们会以本次教学活动为契机,继续谱写教学改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