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路,悟理之道——2022年莆田市中小学第六场(莆田二十四中分场)物理学科教学开放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18】【作者:ylq】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4月15日上午,我校物理学科组组织高一高二老师们前往莆田二十四中参加2022年莆田市中小学第六场教学开放周教研活动,罗智强老师执教“读思达”观摩课《平抛运动》,和莆田八中黄育明老师开展同课异构。市区教研员和来自兄弟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参加听评课。
罗智强老师从“读思达”教学模式的原则出发,通过设置问题串,展开对教材的阅读、思考、表达各个教学环节,通过有趣的学生活动,建构平抛运动物理模型,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平抛运动的特点,然后启发学生用化曲为直的思想推导平抛运动的规律。
黄育明老师通过学生投掷“飞球”比赛活动,启发学生思考“飞球”运动的轨迹,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题。启发学生应用化曲为直研究曲线运动的思想,依据牛顿第二定律从理论上推理平抛运动的定性规律。再通过平抛运动教具演示平抛小球、自由落体小球和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可以发生碰撞,从而验证推论的正确性。再请同学进一步从理论上推导出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定量表达式。
课后专家老师们展开了评课交流。老师们充分肯定了“读思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从增强实验演示的可视性的视频慢速回放处理、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的设计和调动,大胆的结合学生实际认知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灵活处理、规范板书板画的强调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物理组组长刘玉树老师认为需要认真学习教材的编写的用心,合理通过游戏、实验等问题情境,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物理概念形成,莆田二十四中黎琴老师对于两位老师的低起点教学设计给予充分的肯定。莆田八中邓力扬老师分享了“读思达”教学模式中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必须依托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荔城区物理教研员陈华琴老师从物理概念课的导学案、板书、课件的结构化优化设计角度提出需要强调概念的逻辑脉络,突出重点,力求精炼。莆田一中何兆健老师强调引入的问题情境设置需要在教学展开后的合适节点进行呼应,提炼教材的知识要点,力求课堂的饱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突出高效的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物理教研室林庆新老师指出“读思达”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作为一节典型的概念课,平抛运动包含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模型和物理方法思想等各个方面的教学环节的设计。细化各个要素间的逻辑结构,丰富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问题提出,物理规律的探究,到物理规律的应用,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开放活动进一步探索“读思达”教学法的学科实践,推进城乡高中高效课堂的行动研究,凝聚共识,激发活力,必将助力全市物理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