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生物学科阅读 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2022年莆田市中小学第六场(莆田四中分场)生物学科教学开放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18】【作者:ylq】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随着新教材新高考模式及双减政策的落地,高中生物学教学对学生的材料料阅读、信息获取、分析归纳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学科阅读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为更好地在阅读中渗透生物学学科素养,提升关键能力,2022年4月14日上午,我校召开了莆田市高中生物“聚焦双减落地,探索全学科阅读”市级教学开放活动。参与此次研讨活动的有市教师进修学院的郑萍老师与蔡群峰老师,以及来自全市其他兄弟学校的高中生物一线教师们。
活动首先由莆田四中的丛雅老师和莆田八中的刘木榕老师带来同课异构观摩课《解读生物多样性 保护多彩生命世界》。
丛雅老师的这节课主要运用了“读·思·达”教学法渗透课堂教学,按照“三环六步”的基本教学环节,利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5次会议(COP15)作为问题情境,充分挖掘教材内外与生物多样性知识有关的阅读资料启发学生思考。资料形式丰富多样,有书籍、报道、采访视频、歌曲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设课前阅读与搜集资料,课中讨论交流、表达展示、归纳总结,课后拓展阅读等教学活动。学生从生态观的生命观念上升到生态保护这一社会责任的形成,结合COP15情境,增强民族自信,体会到我国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情怀。 刘木榕老师的这一节课按照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这条主线展开。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列举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实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认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接着,通过视频展示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惊心事实,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生物多样性的问卷调查,帮助学生树立起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我做起”的意识,树立生态保护观。
随后我校生物组组长陈丽梅老师对我校生物学科“读·思·达”教学模式的运用与落实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各位老师们就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与教研,给予两节课高度评价。
两位老师的课均基于学科阅读与学生主体,设置合理递进的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对生物多样性进行解读和讨论。其他老师就如何合理使用教材阅读资源与课外阅读资料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一致认为达成阅读资料支撑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是关键,其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十分重要。
最后市进修学院蔡群峰老师和郑萍老师分别总结发言,对本次双新背景下的学科阅读课例探索表示赞赏和肯定。同时他们强调新高考与学科阅读之间的重要性,并提出围绕如何在课堂中渗透学科阅读这一课题展开交流,探讨怎样处理考试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提高与学科阅读重要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大家各抒己见,提出各自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建议,如要重视对科研资料的收集和使用等。
本次活动给我市一线教学的生物教师们带来了许多对高效课堂的思考和启发,为学科阅读如何在课堂落地指明了方向。希望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科阅读的魅力,促进学生阅读与思维表达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