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家爱校,自觉自主自省
陈悦菡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本期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爱国爱家爱校,自觉自主自省》。
爱国,即爱祖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是一种态度,不是一双拳头;爱国是一种理性,不是一根铁棍;爱国是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不是去伤害自己的同胞;爱国不是泄愤,而是要先爱法治,是要让我们的基本公民权利得到尊重与捍卫。暴力不是我们爱国的通行证,它并不会让那座美丽的岛屿离我们越来越近。每周星期一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我们向国旗行注目礼,我们奏唱国歌,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爱国之情,因为我们知道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唱着国歌是对祖国崇敬。国家很大,爱国却非常具体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爱国从爱家爱校、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做起。
家是避风的港湾,是人生奋斗的加油站。爱家,首先意味要爱家中亲人、孝敬父母长辈。在家中,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我们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在家中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多关心一下家里的人,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的学习好一些,让父母少烦心。在学校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吃零食,不追求名牌,少花一元钱,多学一分钟,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
那么爱校又是什么呢?我们校园里也曾出现过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有的学生从楼上往下扔书,我认为这是不爱校的表现。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的乐园,是健康成长的又一个家。爱校,就是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就要做好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刻注意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扔书是对校园环境的破坏,是对知识的不尊重。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母亲”,第一个是养育我们的“母亲”,第二个是教育我们的“母校”,第三个则是培育我们的祖国,因此我们要以深深的情怀爱国、爱家、爱校。而对祖国、家乡和学校的热爱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便是行为自觉、学习自主、内心自省。
自觉,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是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其外在表现为热情、兴趣等,内在表现为责任心、职责意识等等。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为自觉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好,是把“要我学”、“要我做”变为“我要学”、“我要做”,把被动学习、应付差事的心理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心态。而这种自觉意识的培养要从日常生活琐事做起,需要浓厚的兴趣和坚强的意志。
在行为自觉的基础上,在校中学生应当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是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这就是学习自主。
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同时,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更应该时常进行内心自省。自省便是懂得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这是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所谓“见贤思齐者,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本学年,学校将以“三爱三自”为主题组织一系列文化活动,如征文、演讲、主题班会等,希望同学们届时踊跃参加。
今天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