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省级示范校创建 >> 教育科研 >> 正文
解读教材情境 构建高效课堂——莆田四中生物教研组新教材高效课堂构建研究系列(一)
【发布时间:2022-04-05】【作者:ylq】 【阅读: 次】【关闭窗口】
格言 |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图片
图片

图片
解读教材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图片

      三月春风悄然至,万里河山待尽览。疫情虽使我们暂时停下了一览美丽山河的脚步,但是党旗飘扬,教育事业无法停滞,党员教师必须负起责任,为学生创设高效课堂,更好的把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进行连接,学生才不会选择“躺平”,而积极主动的创造。在“双新”课堂与“双减”政策的要求下,生物组的教师们在不断的思考并践行。3月31日上午,生物组的朱丽钦老师进行了《解读教材情境,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分享。




      首先,朱老师对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与旧教材做了对比分析,主要从教材设计、内容进行概括区分。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朱老师充分挖掘新教材中有价值的情境,如图片、科研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等。这些情境资料出现在教材的不同章节中,它们之间还有一些联系,朱老师利用这些关联,对情境资料进行改造使之能更好为课堂教学服务。接着,朱老师以自己的课堂实例,具体展示了情境资料的来源和应用,针对情境资料如何设置层次性的问题串驱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再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资料分析,进行知识表层化的规范表达,小组合作进行模型建构及分享与评价

图片

      朱老师的课堂实例也充分体现了读思达教学法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无缝融合。最后,朱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对于获取情境资料的一些方法,不过不管哪一种途径,首先教师得广学习,在一桶桶水中舀取自己需要的那一勺,选择的情境是切合自己的教学的需要才是最重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听完朱老师的分享,同组的教师们也感受颇多,大家就着“如何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各抒己见,在分享中碰撞,在碰撞中提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例,这样子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创设我们自己的地域性典例情境,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豪感等;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解读情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听完大家的各种思路,张国珍老师也有感而发,聊起他自身经历,鼓励年轻老师多积极去干,多放手去实践,成果自然会来。最后组长陈丽梅老师,也提出创设教学情境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和广大的课外课程资源,尽可能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溶入情境之中。但是简单的盐和汤组合并不让人觉得美味,只有适量的盐才能激发汤的香气,只有有效的情境创设,才能显示出课堂的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有效情境的价值,才是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