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培养关键能力 提高复习效益----莆田四中生物教研组二轮复习高效课堂构建研究系列(三)
【发布时间:2022-03-28】【作者:ylq】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要有党员当先锋做表率”。对于新高考生物命题是贯彻落实发展素质教育和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选取各种类型的情境素材,通过科学规范的试题设计,考查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因此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必须准确把握生物高考命题规律,科学制定备考策略,精选习题,提高二轮复习备考效率,更新高考复习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关键能力。3月24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潘蕾老师进行了《善用题组-概念图,助力二轮高效复习》微专题的分享。

潘蕾老师介绍,所谓的“题组-概念图”就是将每个专题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设计成选择题、填空题、图解题、图表题、分析说明题、实验设计题或问题等形式,以“题组”情境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即抛“锚”),引导学生产生解题求答的兴趣、注意力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气氛和效果。最后提炼寓于题组中的考点知识,通过概念构图归纳形成知识网络--概念图,来总结本章节或专题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的内在联系。对于学生,则要求在解答题组时,要通过回顾知识,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或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薄弱点,要求学生不仅写出答案,还要绘制出思维过程和解题思路,即描述事实—分析本质—得出结论的解题基本模式。最后在概念构图后,教师再呈现另一题组强化训练,通过变式题组的训练,巩固知识能力和认知结构,更有效地提高生物应试解题能力及成绩。潘蕾老师的分享的“题组-概念图”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一致认为该方法可以避免练习题量过大、缺乏针对性、学生不能系统掌握知识等不足,同时能更清晰地表现出概念、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听了在潘蕾老师的分享后,大家又开展了以“二轮复习之习题筛选探讨”为主题的微论坛,老师们畅所欲言,热切讨论并分享着对“习题筛选”的建议和方法。大家认为对于高考二轮的习题备课组分工合作,专人负责相关模块或专题,精选高考试题及各省市模拟题,而且要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各地市的关注点。也可从我们的复习材料上精心挑选,进行错题重看消化等,更可以是教师本人自己设计或组编有代表性的、复习内容针对性的例题。应关注到新教材中课后的拓展题。遇到情境题,也不要一味的认为是好题,直接发给学生练习,对于习题务必做到精选精炼,避免机械重复,摒弃过难、过深。做到试题规范、题型新颖、材料新鲜,编写时力求增加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新科技等有关的新情景题,以激发学生的训练情趣,使考生变苦练为乐练。只有课前花笨功夫多下题海,才能向课堂40分钟要更大的效益,进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只有葆有志存高远、知难而进的精神,才能不断攻坚克难,赢得学习的一次次发展和飞跃。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各位老师精心准备、精彩发言,展示了自身良好的教学素养和研究意识,这既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物组的整体研究氛围和教学能力,也响应了党的号召,让党旗在教育一线高高飘扬,为2022年高考再创佳绩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