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省级示范校创建 >> 教育科研 >> 正文
强化读“图”意识 提升用“图”技巧——莆田四中地理教研组推进“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二)
【发布时间:2022-04-12】【作者:ylq】 【阅读: 次】【关闭窗口】

强化读“图”意识  提升用“图”技巧——莆田四中地理教研组推进“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二)



01

微主题: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探讨


 4月生机勃勃的校园,终于迎来了复课。4月7日,在有序复学后,莆田四中地理教研组在校图书馆二楼阅览室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参会人员是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和陈威副书记。

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廖彬老师进行《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探讨》主题分享。廖老师先从2021年福建省高考地理试题评价报告(摘录)、地理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关系等,分析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探讨的必要性;接着廖老师结合2021年福建高考和2022年福建省质检试题中涉及的地理图像,介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采取的分类图像教学策略。  



02
微论坛:

探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图像教学的困惑及对策


接着由翁明聪组长主持,关于《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探讨》的微论坛——探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图像教学的困惑及对策。各位老师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最后,陈威副书记做高效课堂的强调讲话。

以下内容为节选参加本次研讨的部分老师发言:

叶荔琼老师:地理图表和数据统计图此类的地理图与表本身就是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地理考核的重要目标。解读地理图表主要还是要从地理信息的获取、地理信息的阅读、地理数据整理和地理数据分析来入手,对图与表所提供的空间位置信息、数据模型进行科学的解析和解构,能够从中顺利精准获取图表所提供的有用的地理信息。在使用地理数据图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有建模意识,能够通过构建数字与数学模型来总结地理规律,分析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使用初级模型来解构在地理事物、地理规律、地理现象的动态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数据特征的变化,并找出相互影响的切入点进而进行解析。

翁春雨老师: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要完善的教学方法,利用巧妙板图使学生通俗易懂,教会学生学会识读地理图表,提高地理绘图理解题意与读图技能,为今后高三地理复习奠定良好基础,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地理教学目标。

江瑞天老师:目前最常用的地理图像复习方法是专题复习,花一至两周时间,全面讲解地理图像类型、读图技巧、识图规律等,不可否认,这会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但普遍让学生觉得时间紧、难度大,有点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这样,对于综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很有限,更谈不上培养地理学习兴趣了。所以,关于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应该有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计划,一套由易到难的逐步深入的可操作程序,让学生真正接受并主动实施,从而在提高读图能力的同时激发学习热情,并且促进整体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


陈威副书记:首先表扬地理组学科教研的教研氛围,对廖彬老师的能力表示肯定,建议对选取的主题再加工后作为专题讲座题材。其次谈“高效课堂”的出现背景,围绕四中办学愿景——“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思考如何在原来“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建构“高效教学”这个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但是目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还比较欠缺。所以我们学校现阶段在推余文森教授“读思达”教学法时给出了“36步”教学法,跟原先的教学环节相比,主要是增加了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思维展示,让学生实现从“被动获取”到“主动获取”的转变,逐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3
结语

   

地理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能力向来是地理学科考的重要能力之一。强化学生读“图”意识,提升学生用“图”技巧,是实现高中地理课堂高效性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发展的课题,莆田四中地理教研组将继续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