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三集备 实现高效课堂——莆田四中地理教研组推进“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2-04-12】【作者:ylq】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加强高三集备 实现高效课堂——莆田四中地理教研组推进“高效课堂”系列活动(一)
为提升疫情背景下线上线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月31日上午莆田四中地理教研组研讨活动如期在腾讯会议举行。
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地理组刘云钦老师进行《加强高三集备 实现高效课堂》的主题分享。刘老师从高三的教研活动安排、课堂教学流程、练习和考试的选题等多方面,跟我们分享高三集备组在二轮复习过程中为实现高效课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采取的教学策略。
接着由翁明聪组长主持,关于《高三二轮复习中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的困惑及对策》的微论坛,由高三高二年段的备课组长先做发言,紧接着其他老师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最后由教研室主任叶荔琼老师做总结。隔着屏幕,大家畅所欲言,网络距离阻挡不了地理组同事们的教研热情。
以下内容为节选本次研讨的部分老师发言:
江瑞天老师:高三二轮在突出能力和素养的同时,依然重视基础。二轮复习的重点是培养能力和提升素养,但很多学生对一轮复习的基础有所遗忘。基础如同树木的根,成绩如同树木结出的果实,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比如:有些题目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就无法解读出材料背后隐含的信息。因此,要为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奠定好基础。
罗凌霞老师:二轮复习正值备战省考,复习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为提高地理二轮复习的高效性,无论是老师上课或试卷讲评还是学生自己整理复习,都要先找准学生易犯错误的集中点,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纠正错误,避免类似现象再发生。整理内容不必面面俱到,但重点要突出,可以以微专题的模式,详略要得当,由老师添枝,学生来画叶。加强集备组的分工合作,周练等考前训练,选题要精益求精,对各地的交流试卷,教师要先做,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选择,增强练习的针对性,注重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把握好梯度、广度、深度;坚持贴近学生、贴近高考、贴近生活。
叶荔琼老师: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要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首先就必须精准的从高三第二轮复习的教学目来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复习教学步骤和复习教学规划。高三第二轮复习主要是在第一轮基础知识体系建构扎实的情况下,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查遗补漏式训练和完成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三第二轮复习当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第一,要建立以微专题为核心的系统化练习训练模式,通过微专题的模式来培养学生系统化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以逻辑和综合思维为主的学科思维模式来巩固知识体系,并训练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其次,在微专题的教学和知识体系的讲解过程当中,要适度的培养建模分析意识,建模分析非常有利于讲解地理知识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而形成总结地理规律、地理特征和地理差异等辩证性地理思维,因此,适当的加入建模训练和地理事物的模型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第三,要加强团队协作。要充分的利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进行科学的分工协作,让每一位高三的老师都承担相应的教学设计分工和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编排及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通过集体的力量提高备课和教学的效率。
“双减”背景下,莆田四中地理组老师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关键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考生”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