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省级示范校创建 >> 教育科研 >> 正文
高中英语“读思达”理念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案例分析及思考—— 莆田四中英语教研组指向核心素养的英语课堂改革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09】【作者:ylq】 【阅读: 次】【关闭窗口】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高效课堂的落地,2022年4月6日星期三下午英语组开展了主题为“高效课堂在英语学科中的实施与落实”的研讨。与会的老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阐述了自己对于高效课堂的理解与体悟。


01 微主题:  "读思达"理念下阅读课例分享




李滨老师以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为例分享了“读思达”阅读课型的教学流程。

包括:第一步、学生课前预习目标文本,在教师不做任何指导的前提下,学生通过自己预习完成课本阅读对应的练习,并且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

第二步、在上课时,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按照自己的角度将目标文本的内容简单陈述出来。

第三步、教师利用一些浅层的问题,让学生从大家的思维导图中寻找答案,并且在黑板上形成教师自己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个思维导图。

第四步、梳理完理解性问题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第五步、教师选取合适的资料,作为拓展的资源。学生在看完该视频后,回答第三步中几个理解性问题,生成思维导图,实现知识的迁移。

第六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利用简单的思维导图口头介绍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节日。

最后,将布置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小文章来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实现从口头的表达到书面的表达。通过对“读思达”理念的落实,可以说李滨老师的阅读课例实现了课堂的高效,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做课堂的主人,该理念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0微论坛:高效课堂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高一备课组长郭丽霞老师认为:高效课堂不仅是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形式的巨大变革。其中教师角色和理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同时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给予学生自己发挥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郭老师也强调了活动设计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学情,设计多样化的活动,以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化融合。对此,陈丽仙老师也提出了类似观点,认为课堂活动的有效设计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高二备课组长林雅晶老师提出:高效课堂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教师需要组织科学的课堂,即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强项与长处,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与分工。对此,林浈老师也做出了适当补充,认为小组成员的角色需要定期轮换,以促进学生走出舒适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全面发展。此外,雅晶老师也提出了要注意课堂的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以促进思维的结构化,科学地梳理所学内容。


此外,陈佐林主任则全面地阐述了高效课堂实现过程中的六大难题以及对策。具体问题有:教学目标空泛;学生自主学习不充分;教学过程简单化;教学内容繁杂化;课堂文化模糊化;课堂问题浅表化。基于此,教师们应该立足课标,紧扣教材;强化阅读,重视策略,丰富内容;重视小组合作,突出能力,激发课堂。当然,这一切都应该因材施教,结合实际灵活展开。

老师们大多从宏观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林金荣组长则针对具体的词汇教学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包括:一、改变单一的教师讲授词汇的方式,提前选择重点单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维克多等英语工具书查阅资料,整理出单词用法,让学生以板书或投屏的方式讲解单词用法,注意该过程中,每个成员都需要参与其中。二、单元复习时,可以组织单词比赛,通过你画我猜或者你演我猜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与巩固。三、从阅读中积累词汇,形成自己的生词本,并展示学生优秀成果。四、大量泛读,以话题为单位积累相关词汇,注重有意义学习。

03
结语



除了路径的探索以外,高效课堂的实现也有很多难题。如何避免高效课堂的改革活动沦为优秀学校和优秀学生的秀场?如何做到兼顾后进生的共同高效?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科学的教学任务?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实现合作探究?本次对于高效的课堂的研讨只是一个开始,关于新理念的落实与践行需要老师们潜心探索,耐心思考,持续努力,方能有所获,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