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四中省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主题网页信息 (2019.10.18) 一、领导班子。班子成员5人,其中校长1人,书记1人,副校长3人,年龄结构合理,文理搭配,均为本科毕业、高级职称、省学科带头人;近3年主持市级以上课题5个,发表CN论文12篇。班子成员坚持兼课,深入一线,团结奋进,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师生满意度测评达98%。
二、教师队伍。专任教师211人,教辅人员6人,图书馆4人、实验室8人、卫生保健室3人。100%专任教师具有高级中学教师任职资格。具有硕士研究生或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1.4%。在聘教师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33.1%。省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6%。 三、德育工作。强化各学科德育渗透,开发15个德育校本课程;有社团36个,学生自主开展社团活动;开展三爱三自、班级值周、六项行动督查活动,培养好习惯奠基好人生,培植生命教育德育特色。德育工作在省级研讨会交流、在市各类媒体上报道。 四、课程建设。学校成立课程委员会, 建设学校“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已开发65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课, 制定《莆田四中课程教学管理制度》,统筹课程安排、教师调度、班级编排,走班教学,每年提供10多门优质课程对全市开放。 五、教学改革。我校在推进文科情景化交流和理科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模式大讨论,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信息融合、大胆实践,在这两种模式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教学方式,逐渐形成“以展示学生思维为主要教学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 六、体育美育。学校开齐上好体、音、美课程.。严格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方案,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达97%以上,2019年学校体育荣获省二等奖3个,市一等奖4个,2019届高考两位考生美术专业成绩分别位居理科省第一名和文科省第五名。 七、教育科研。学校建立教研、培训、科研三位一体机制,以省教改项目实验为引擎,以省学科基地校(地理、物理、历史)工作为契机,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近两年省级以上实验项目2个,省级以上课题8个,CN论文近百篇,教科研成绩显著。 八、评价改革。探索改进评价方式,成立专门建设团队,其中高级教师1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人。制定评价实施方案,完善评价体系,体现多元评价方式。完成市级课题《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管理研究》,发表多篇关于改进评价方式论文,省级课题正在进行中。 九、教育信息化。实现校园光纤网络全覆盖,建有校园网、班班通,广泛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引进优质教学资源网站和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监控无死角,日常管理上逐步实现信息化 十、办学特色。学校体育办学特色,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二度被评为全国田径传统校先进集体, 1992-2002年连续十年在省田径传统校比赛中八次荣获省团体总分第一名。达到国家一级、二级运动员标准共计350多人次,2017-2018、2018-2019年度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合格,分别为97.2%及97.3%。 十一、办学效益。学校认真落实学生体育艺术“2+1”工作,学生全面发展,2018届2019届学生按时毕业率分别是99.2%和98.3%,2017-2019两个学年省级学生获奖比率分别是 36%及42%、体质健康合格率分别是97.2%和97.3%、2015级2016级学生学业水平合格率分别是98.8%和99.3%、2019年本一上线率54.7%,2019年中招高中录取线位列全市第二名。 十二、开放办学。与福州教院附中等校共建,派人赴上海蹲班学习,成立教育集团。搭建机构、名师辐射、师资支持、开放课堂、资源共享五个方面开发开放学校资源、为兄弟学校提供有力支持。联系校友在各地成立莆田四中校友,宣传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学习,回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