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四中2020年创建省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情况汇报 (2021.1.4) 一、领导班子。坚持以党建统领学校工作,利用每周一次的全师会,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努力构建以党建带团建,以党课带团课的特色模式,培养优秀学生入党积极分子15名;制定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学校的宣传、课堂和各项活动中。班子成员5人,均为省学科带头人;其中郑金山校长是省“十三五”名校长培养对象,2019年获评“莆田市杰出人民教师”;班子成员近两年参与、主持并结题的省、市级课题3个,发表CN论文共6篇(核心期刊1篇),获评省级表彰1人。中层以上干部尽职尽责,勇于担当,师生满意度测评达98%;学校获评“第二届省文明校园参评学校”、“莆田市教育教学管理奖”、“莆田市一类平安校园”。 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6人,100%具有高级中学教师任职资格;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25人,占专任教师的10.6%;在聘教师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5.60%;无结构性缺编,具备选课走班教学的条件;省级学科带头人和省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2%,其中3人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市学科带头人和市骨干教师22人,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1人,均已结业;1人被确认为荔城区领衔名师,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33人;继续推进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开展“结对子”、新教师岗位考核、寻访“最美教师”、表彰师德标兵等,提升教师素质,2020年有23人老师通过新一轮莆田市名优师考核认定。 三、德育工作。立德树人入心入脑,学科德育功能显著。开设思政课堂,开展德育课题成果交流,开设德育校本课程12门;抓好“六项”督查等德育常规,开展“年段动员会、班级诊断会、班委扩大会和主题班会课”等;发挥家委会作用,开办家长学校,组织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主动来校督学和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如成人礼、毕业庆典等),组织教师入户家访等,家校联系多样化;通过开展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教育,厚植学生爱国情怀;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培养学生艺术情操;加强劳动教育,落实班级值周,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学生赴福清、厦大等地研学实践,提升学生素质。2020年,我校德育活动在莆田电视台、学习强国、人民日报等平台上报道30多次,荣获“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生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最佳组织奖”。 四、课程建设。依据国家最新课程方案,制定2020级高一三年课程规划;构建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特色型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涵盖三大类涉及八个领域的校本课程体系,本学期共开放52门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2020级高一全面实施新教材,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继续推进新高考综合改革,编印《莆田四中新高考选科走班手册》,开放12种组合供学生选择,体育、音乐、美术以及高二选择性科目有序实施走班教学;提供线上优质示范课程18节,2020年“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4节,推荐市级优课达29节。 五、教学改革。以学校“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引,积极参加“莆田市核心素养进课堂”试点校工作,开展核心素养进课堂读思达教学改革相关活动4场次,承办莆田市第十三场市级教育教学开放活动,不断探索“以展示学生思维为主要教学环节”的课堂模式;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6次、质量分析会24次、班级诊断会24次,落实 “学生测评、年段评议、教学成绩”考评教学质量的量化考核方案,对教与学进行反馈;落实“三备两研”工作,编印校本作业汇编本45册;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组织教师读书分享会14场,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达16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获奖达130多人次。 六、体育美育。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国家规定课程;建设标准射击馆1个,新招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体育教师2人和音乐教师1人;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坚持每天大课间跑操,坚持每节课至少安排 10 分钟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开设太极拳等13个体育模块供学生选课走班;举办第十六届校园体育文化科技艺术节,征集、展示科技及楹联作品,举办120周年校庆庆典文艺晚会、元旦班级晚会、书画展、辩论赛,课本剧展示、心理剧展示以及心理健康调试活动等;20多位同学在2020年区艺术比赛获奖,两位艺体生获得市高考“许阿琼奖学金”,2位老师分别被评为市“体育”、“美育”教师;每周一节劳动课,开展班级值周、研学、社区劳动等活动,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七、教育科研。探索全员化教研、培训、科研三位一体的机制,深化以校本化微课题等形式的学科教研;历史学科被认定为2020年省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基地校,申报立项了省教科所“十三五”专项、年度课题各一个,新申报包含“读思达”内容的相关省市区级课题15个,省级课题结题1个;近2年有4篇教师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2020年有66位教师在市级微课、原创试题比赛中获奖。 八、评价改革。组织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推进评价改革,完善《莆田四中教师年度量化考核修改方案》。省级课题《高考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管理研究》结题,《莆田四中定基分层浮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顺利实施并推广、辐射。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通过教代会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一线教师倾斜;继续开展先进学科组、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评选及青年教师岗位基本功考核等系列活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建成“一手册两平台”体系。 九、教育信息化。实现校园光纤网络全覆盖,所有教室都有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有功能齐全和运行流畅的校园网,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生使用一卡通,实现刷卡进校、用餐购物、图书借阅等功能,日常教育教学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拥有省少儿图书馆友情提供的海量数字资源,引进学科网、高考资源网等优质教学资源网站;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疫情期间利用腾讯QQ、超星直播、学习通、微信作业薄等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学校是市首批创客教育基地学校,建有创客实验室,实践人工智能教育。 十、办学特色。把体育工作优先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体育特色专项发展经费有保障;现有体育专任教师10人,硕士研究生3人,高级教师7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近三年共有3个省级、3个市级体育类课题;加强体育课程建设,除田径为必修课程外,开设太极拳、八段锦等13门选修课程;每月举办体育社团比赛,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人数达60%以上。在2020年省示范高中建设学校第二届体育特色项目比赛活动中,击剑和射击两个项目均荣获省二等奖,女篮获市联赛第一名。 十一、办学效益。认真落实学生体育艺术“2+1”工作,学生全面发展,2019-2020学年学生国家体质达标成绩进步明显,及格率96.02%,优秀率5.56%;2020届按时毕业率达98.50%;2020届学生三年学考合格率平均达99.06%;2020届高考,文史类本一上线率达60.69%,本二上线率达99.42%(全市第一),理工类本一上线率达66.32%,本二上线率达97.37%(全市第三),1人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9人获市许阿琼奖(获奖人数居全市第二);近三年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体育比赛等竞赛中,获奖131人次;现有科技社、辩论社等40个社团,社团数量占班级总数的74%,每年开展社团嘉年华展示活动,深受学生欢迎;成功举办建校120周年庆典活动,学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十二、开放办学。2020年3月,参加荔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在线直播公益教育讲堂活动”,在线直播了8节观摩课;2020年5月,成功承办莆田市普通高中第一联盟体联合教研活动(第四期);2020 年12月,成功举办2020年市级(第十三场)教育教学开放活动;2020年12月,与福州格致中学联合举办线上福莆教学交流开放活动,在探索远程联动开放教学新模式取得较好效果;对帮扶学校福州教院附中、莆田二十四中、沙堤中学、莆田九中开展了送教送培等帮扶工作,其中沙堤中学顺利通过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评估,莆田二十四中荣获荔城区教育先进单位,莆田九中成功晋级省二级达标学校,福州教院附中获得省文明校园、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等荣誉;与福州格致中学、大田一中、长乐一中、莆田一中、莆田二中等开展常态校际交流活动;2020年10月、11月,福建省教学副校长提高班、后勤副校长班学员来我校参观学习,郑金山校长为学员们作了两场讲座,深受学员们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