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读思达 践行新课标】(莆田四中会场 英语学科)2021年莆田市普通中学第十一场教育教学开放活动
【发布时间:2021-11-29】【作者:ylq】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11月24日下午,2021年莆田市普通中学第11场教育教学开放活动英语学科在莆田第四中学举行。 “共享读思达,践行新课标”,本次的教学研讨围绕着读-思-达的理念,活动力求形式丰富,亦能够让与会者有感受、有裨益。
活动内容兵分两路,大会议室会场则开设教学理念讲座,由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翁志详老师带来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的课例展示和反思》;录播教室会场安排了莆田四中林浈老师和莆田八中林建荣执教新课并进行教学研讨。翁志详老师的讲座从核心素养对教学的理论要求出发展开探讨并延伸到英语课堂的实践运用,清晰地介绍了核心素养要求下的教-学-评一体化为中心的理论概念。他提到"教"是教师通过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与学的活动,实现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完整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形成适应个人与社会需要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评价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以此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翁老师认为,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三者内在的一致性,是以目标为导向,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理念。教—学—评一体化是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将教学、学习、评价融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在教—学—评三个阶段中,翁老师特别强调了多元评价中的“表现性”评价,他认为表现性评价不仅仅是判断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更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与传统的纸笔标准化测试相比,表现性评价能检测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去解决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的能力,同时可兼容多种学习方式(Darling-Hammond& Adamson,2010)。另一方面,与中高考甚至单元或模块考试均由他人出题评价不同,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和实施者主要是课堂教师,回归了师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在后续的课例展示部分,翁老师介绍了不同课型中的“教—学—评”理念的渗透,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大家对该理念的运用有更加直观地的了解。讲座的最后阶段,与会者就平时的教学疑问展开研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莆田四中学林浈老师展示公开课:必修一第五单元Reading andThinking ——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Present. 授课过程中,林浈老师通过让学生猜甲骨文的意思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和文本中的图片预测文章大意,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之后通过快读,扫读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按时间顺序梳理出汉字书写体系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明线),理清汉字书写体系对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起到的四个作用(暗线)。通过该过程,使学生了解我国汉字书写历史的发展和汉字发展对中华文明数千年传承起到的积极作用。最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思维导图,并利用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在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莆田八中林建荣老师展示的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五单元Reading andThinking——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的教学过程。在授课过程中,林建荣老师由唐代李绅的《悯农》引入话题,使用图片向学生介绍了该文章人物 ——袁隆平;通过略读、寻读梳理出文章大意,用1-2个词概括每段大意;通过深入阅读,梳理出袁隆平如何克服困难,研究出杂交水稻,帮助中国和世界人民免受饥饿;再通过讨论,让学生谈谈我们能为解决饥饿问题做些什么以及我们能从袁隆平教授身上学到什么。最后post-reading部分用一段视频来怀念袁隆平教授,鼓舞学生不断努力,向袁老看齐。观摩教学后,两位授课教师简要介绍了课堂的设计思路和现场教学感受。通过教学实践,他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都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发现了课堂设计的可完善之处。随即,各位听课教师和教研员对这两节观摩课进行学习、探讨和点评。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学科兼职教研员李蓉老师认为林浈老师本节课明暗线把握到位,建议多留点时间给学生画思维导图,或者在课前给学生一些适当的思维导图指导。林建荣老师课堂完整且流畅,文本解读到位,每一个环节的链接都能看到老师设计的用心。秀屿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教研员翁国富老师则从课堂师生角色的角度发出思考:他认为前准备和课后反思都很重要,阅读文本是有情境的,学生需要在这种情境中去学习。他十分认同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同时指出,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要领导学生,领导教材,把控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的一致。同时他也建议:课堂要具备教育性和延伸性;林浈老师的课堂结束后,学生可以继续搜索相关知识,探究汉字发展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建荣老师课堂结束后,学生可以了解袁老贡献,学习他的精神品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市教师进修学院英语教研员郑少颖老师总结时强调了文本解读的重要性,也点评了两位老师的文本解读。她认为林浈老师的思维导图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林浈老师教学步骤清晰,但学生有时不大跟得上老师的节奏,建议课堂活动要聚焦,不能平均用力,文本解读后,再加一个深层思考环节。林建荣老师教学设计用心,亮点在于用1-2个中心词概括每个段落,同时关注根据文本特点进行语言内容的分析,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在场的郭丽霞、林雅晶老师等各校教师纷纷发言,各抒己见,研讨会热烈,与会教师都觉得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