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校园资讯 >> 校园动态 >> 正文
探寻幸福真谛,共赴心灵之旅——莆田四中教师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第56期)
【发布时间:2025-04-09】【作者:czh】 【阅读: 次】【关闭窗口】

2024-2025学年下学期,莆田四中教师读书分享会系列活动持续开展,为教师们搭建了思想交流与精神成长的平台。4月7日下午,第56期读书分享会在学术报告厅举办,政治组林国潘老师以“探寻幸福真谛,共赴心灵之旅”为主题,与全校教师分享了伯特兰·罗素的经典著作《幸福之路》。


一、分享会现场:思想碰撞,共品经典

分享会上,林国潘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刻的见解,带领大家走进罗素的智慧世界。他从罗素的生平经历入手,详细介绍了这位伟大哲学家的学术成就与社会贡献。林老师指出,《幸福之路》并非一部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而是罗素结合时代背景与个人感悟,为大众寻找幸福方向的实用指南。在动荡的年代,罗素希望人们能够摆脱精神空虚,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二、精彩内容解读:解读幸福,探寻奥秘

林国潘老师深入剖析了《幸福之路》中的精彩观点,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他提到,罗素认为自我沉溺是导致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包括自责、自恋和自大等表现形式。这些行为让人陷入内心的困境,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幸福。而嫉妒则是另一种令人遗憾的性情,它让人因他人的拥有而不快,阻碍了自身幸福的实现。林老师强调,要远离这些负面情绪,学会关注他人,放弃无谓的比较。

在探讨精神疲劳时,林国潘老师指出,单纯的身体疲劳往往可以带来幸福感,而精神疲劳才是痛苦的根源。工作与生活中的忙碌,若出于个人主动选择,仍能保持快乐与幸福的感受;但当这种忙碌是外界强加或内心存在矛盾时,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疲劳。人际关系中的种种问题,如频繁面对陌生人、抑制本能反应、放大负面情绪等,都是精神疲劳的重要来源。林老师呼吁大家要学会从自然中汲取养分,培养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此外,林国潘老师还分享了罗素关于兴趣爱好和爱的观点。他认为,兴趣之于生活如同饥饿之于食物,一个人的兴趣越多,乐趣便越多,受制于命运的情况就越少。兴趣爱好不仅能在忙碌时调节心情,还能在空闲时刻驱散无聊,为生活增添乐趣。而爱则是幸福的源泉,真正的爱是对人的友善和关切,而不是那种想要抓住、占有和期待强烈回应的爱。以真诚和关切的方式爱人,爱身边的一切,才能拥有与人交往的真正的愉悦。

三、教师感悟:反思成长,共寻幸福

林国潘老师的分享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深入思考:在现代社会的压力下,人们往往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成长与发展。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内在的满足和平静,而不是外在的物质条件。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联系,适度的工作热情与放松的休闲活动相结合,才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在日常忙碌中,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声音,忘记了幸福的本质。《幸福之路》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精神需求,培养兴趣爱好,学会爱与被爱,这样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四、活动总结:书香溢校园,幸福伴我行

胡茂强副书记、副校长对本次读书分享会进行了精彩点评,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通过这样的读书分享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之路,将这份幸福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让校园充满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