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聚焦新变革下的美育突围之路——我校团委范志晔老师受邀参加湄洲日报《新闻沙龙》座谈提高认识强化举措促进美育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23】【作者:fzy】 【阅读: 次】【关闭窗口】

   近日,湄洲日报社与莆田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第107期《新闻沙龙》,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以及市教育局体艺语科负责人,多家中学的校领导、美术教师,学生家长等参加,聚焦新变革下的美育突围之路。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邱松——

美育绝非“无用” 而是大有“实用”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为了更好服务我市中小学生应对新变革,近日,湄洲日报社与莆田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第107期《新闻沙龙》,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以及市教育局体艺语科负责人,多家中学的校领导、美术教师,学生家长等参加,聚焦新变革下的美育突围之路。

“艺术是一个载体,而美育能够推动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 新闻沙龙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部主任、工业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松表示,美育不单纯是画画或是表演等,我们要重新去认识、审视、思考和践行学校美育的总体育人功能和特殊育人价值。

结合清华大学的情况,邱松分享了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与思维方法观点。他认为,人才培养应注重思维与表达力、合作与创新力、学习与判断力、拓展与持久力,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怎么想”和“怎么做”。而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观察力、表现力,从一个熟知的有限空间进入另一个“天马行空”的无限空间,即从单一思维发展到多维及发散性思维,对事物形成一种独特的观察方式和全新的诠释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绝不是‘无用’,而是大有‘实用’,要把基础教育阶段的美育抓好。各级各类学校要推进艺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有机融合,整合各个学科的特长和优势,形成育人的合力。”邱松通过PPT列举了多件清华大学的学生作品,表示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艺术设计在诸多前沿的领域被广泛运用,许多毕业生取得不俗的成绩。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招生时,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也较高。” 邱松说,要摈弃“文化课差的才去艺考”的认识,鼓励一些文化课好的、有艺术兴趣的学生往这方面发展。

“师资匮乏是许多学校开展美育工作的瓶颈。”邱松建议,要查找美育薄弱环节,学校及社会各界群策群力。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要加强宣传,让老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了解美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要重视对从事美育教育老师的专业培养和待遇提升,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要充分认识美育在孩子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过程中所扮演基础性的作用,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动员社会各界资源,引导全社会重视美育的价值,营造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莆田四中团委书记范志晔:

完善设施丰富实践活动

“莆田四中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建设学校,重视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发展,加强资源配置,取得明显成效。”新闻沙龙上,莆田四中团委书记范志晔表示,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好苗子,积极给予提供指导与帮助。从四中的情况看,一旦发现学生在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有特殊才华,文化课成绩也不错的,就会举全校之力,集中优质师资,利用课余时间为这类学生免费补课,助力他们考上好大学。

范志晔介绍,这些年,莆田四中注重学校美育工作,培养学生艺术修养。他也是一名高中班主任,带了几届高考生,每一届都有美育类的学生获得许阿琼奖学金。眼下,该校正努力完善艺术设施,配备高标准的音乐美术专用教室、舞蹈教室、书法教室以及音乐、美术教学器材。开设音乐美术必修课、选修课及视唱、练耳、声乐、合唱、指挥、素描、速写、中国画、水粉、色彩等课外活动课,课程设计丰富。

范志晔说,学校每年还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举行元旦师生联欢晚会、班级晚会,开展班级歌咏比赛、书画比赛、写生比赛及艺术作品展览等,为学生展示艺术才华搭建舞台。近3年来,该校的文艺团体参加市、区艺术演出10次;市中小学生艺术比赛中有15人获一、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