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基层学校实际需求,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于12月1日上午在莆田第十六中学开展地理学科“教学精准帮扶”活动。荔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地理兼职教研员莆田四中翁春雨老师、区高中地理学科中心组成员、区高中校高一地理教师代表及16中全体地理老师参加了活动。 活动第一项议程是与会人员聆听了莆田第十六中学地理组长方惠红老师带来的《地质灾害》公开课。方老师采用该校“导、思、论、展、讲、练”的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首先,她以2022年11月21日发生在印尼西爪哇省的5.6级地震新闻视频导入,引出课题;之后通过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学生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掌握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形成的机制和发生过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带领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围绕“地震救援领域‘黄金12秒’”,地震来了你怎么自救?”“我国西南地区多发滑坡、泥石流,你的理由是什么?”展开讨论,真正让学生从合作探究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从而达成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活动第二项议程是市级骨干教师我校地理组林碧老师开设同课异构课《地质灾害》。林老师应用读思达教学法和莆田四中“三环六步”教学法,以“汶川地震”作为主题贯穿始终,主要以视频和图文材料为载体,创设更加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课中学生使用导学提纲,通过“简要分析汶川地震烈度大的原因”“为什么地震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描述滑坡的内涵”“滑坡与泥石流发生条件的异同点分析”等问题串联整节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含义、形成原因、分布特征和主要影响,并理清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课堂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小组竞赛等学习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本节课通过概念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