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莆田四中英语组阅读《高效6+1课堂实操指南》心得体会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2-10-29】【作者:ylq】 【阅读: 次】【关闭窗口】

为响应国家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师生的课堂效率,莆田第四中学英语组于2022年10月26日下午于办公楼二层会议室开展了主题为《高效6+1课堂实操指南》心得体会的研讨会,研讨会由英语组组长林金荣主持,副校长胡茂强,教研室主任叶荔琼及英语组全体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

研讨会的第一个环节是由林雅晶老师分享《6+1 高效课堂实操指南》的学习体会和实践操作。雅晶老师首先就高效“6+1”课堂的操作流程——导、思、议、展、评、检、用及课堂中各个环节所安排的时间进行了说明,提醒教师注意在同学们展示的过程中学会等待,不能越俎代庖,抢先讲出答案。特别是在“评”的环节中,教师应要从自学、合作、参与度等方面对本节课表现出色的小组和个人给予激励性点评,对展示中暴露的问题、探究尚未解决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精讲,顺势延伸拓展,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讲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讲高考的考点和题型。同时雅晶老师也详细介绍了在高效6+1课堂模式中学生的五种能力培养,分别是培养学生的主动进取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信,迸发学生的激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广泛涉猎;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研讨会的第二个环节是组里老师针对6+1各个环节进行深入讨论。

郑榕招:高效课堂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而不是教师单方的输出和学生单方的接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吴霏霞:在高效“6+1”课堂的“议”环节中,议题必须是教师备课预设的一两个典型题、开放性的题目,其次是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点。议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讨论问题,人人都得发言。在“展”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激情踊跃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勇于质疑别人的观点。

陈丽仙关于课堂展示,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学生个人展示,阅读课以复述和总结为主要形式让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展示,作文课以互评形式为主。

吴寒帆:高效课堂强调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教师需充当一个导演的角色,比如在阅读课上设置合理情境,利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此外,对于学生的展示可以进行自评和同伴互评,同时注意要创造民主友好的氛围,减少同学们的紧张感。

陈益平:高效课堂要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要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要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导向,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并学会。

林金荣: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案,同时“备学生”也要落实到位。

研讨会的第三个环节由胡茂强副校长和教研室主任叶荔琼分别做指导发言。

叶荔琼主任首先肯定了要根据学情灵活实施高效课堂的理念,强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都不要机械地套用模式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变式处理。只有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教师的,学生的 "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同时叶主任也表示高效"6+1"课堂给老师的备课、讲课、知识储备、业务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胡茂强副校长提出每个教师都应注重个人备课,利用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讨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形成良性循环。教师要逐步掌握把控课堂、巧妙引导的能力——既要大胆“放”,又能自如“收”。要快速转变教育观念,解放思想,相信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比老师有更好的创新思维,把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能得到发挥,避免学生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遏制。同时胡副校长也指出高效"6+1"课堂模式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将传统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转变,在教学中既要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强调过程和方法。每节课都要做到环环相扣,让所有学生都紧张、高效。学生要不停地去阅读、思考、质疑、辩论、动手练习等,让学生对当堂内容进行横七竖八的解剖,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最后能用多把钥匙开一把锁。究其根本,是一种生本教育理论和模式的实践,是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是让学生变"学懂""学会"为"会学""会用"。最后胡副校长强调每一位老师都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内驱力,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创造力,把教学工作臻于完善。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每一次研讨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一次蜕变。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追求。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高效是一个需要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学习,相信教师们能更主动去改变课堂,立足课堂,奋楫笃行,戮力同心,进一步推动发展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