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课堂风采 促教师发展---莆田四中生物教研组开展校内公开课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2-10-22】【作者:ylq】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莆田四中生物教研组一直致力于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搭建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2022年10月20日,我校举行了课堂教学课例展示活动,由李雅静老师执教,所选课例为人教版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免疫失调》。
李雅静老师在导入上借助“联系旧知”“问题引领”切入本节教学主题——免疫失调。在新课教学中,主要介绍免疫防御能力失调的两种类型,通过让学生从系统观的角度对多个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化分析,逐渐形成、建构出相应概念,理解和认同免疫失调对机体产生的影响。一是过敏反应,首先以过敏反应的典型症状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制定课前活动——调查班级过敏情况,引导结合阅读材料学生分析、梳理不同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共同完善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的概念图,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科学思维的发展;再次,通过小组讨论辨别伪科学并得出过敏反应的防治措施;最后,通过对多种具体案例的分析归纳、建构过敏反应的概念,并与体液免疫对对比,促进前知识的正迁移。
二是免疫缺陷病,首先通过视频介绍因免疫缺陷引发的相关疾病;其次,组织学生认识HIV结构及增殖过程,分析HIV侵染细胞的机理;再次,以国家层面统计的数据结合活动“模拟艾滋病传播”,使学生清晰、直观的认识到艾滋病其实就隐藏在我们身边。最后,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谈论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并引导学生要关爱艾滋病人,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发展社会责任。
课例展示结束,李丽清老师组织进行评课议课,雅静老师的这节课引起与会老师的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肯定了雅静老师提供具体案例作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相关疾病的产生机理,推动学生从教材走向生活,学会用生物学原理、概念去解释生物学现象,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赞赏雅静老师利用卡纸模拟艾滋病传播,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直观体验;同时也对教学中“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HIV遗传信息传递”环节的设问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评课最后李丽清老师总结发言,用好教材,落实课标,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是一线教师毕生研究的重点。教研活动是一良好的交流平台,借助该机会,大家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