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探索一种既能承接教师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又能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高考形势下的化学教学之道。2022年10月14日上午,我校化学组吴丽娟老师结合当前高三一轮复习的内容,在每周例行教研活动中分享了微主题《元素化合物一轮复习的结构化策略》。
吴丽娟老师先对2022年高考设问提取和概况关键能力的具体内涵进行剖析,她指出:22年高考客观题方面考查学生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辨析判断各选项中的说法、学科术语、陈述、表达以及逻辑等是否科学准确;而主观题方面考查阐释理由、判断事实、处理转换数据、说明原理、分析转化流程、描述实验现象、总结反应规律、设计方案等。而化学元素化合物内容是所有这些关键能力的承载体,具有零散,枯燥的普遍问题,学生往往会迷失在各种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的叙述中,那么如何提高元素化合物必备知识的有效学习,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吴丽娟老师建议,将众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进行结构化网络化和立体化,将高考要求熟练掌握的典型元素建立价类二维图,将物质间的独立性质用化合价递变与物质所属的类别进行构图,让零散知识变得有序可循,能大大降低学生的遗忘率。接着吴丽娟老师还提到,每个小单元结束后,大约每周一次让学生建思维导图,根据复习内容和做过的题目,画出专属的知识思维导图,让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得到网络化,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最终将复习的内容立体化,初步养成学生的创新能力。她还展出了平时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范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感到很惊喜。
随后,老师们针对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肯定丽娟老师提出的复习策略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黄如莺老师表示,建立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她准备在接下去的复习过程中也开始应用到教学中。
最后由江世育老师进行总结,他说,教学实践不是单纯的搬砖,要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重视学习,重视践行我校开展的“三环六步教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