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寓教法,春风化雨培新苗”。新一轮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跟岗实践活动即将落下帷幕,为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养,4月19日,我校开展了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跟岗实践汇报课活动,教师依据自己所在年级的教学进度,自主选题,通过汇报课形式展现跟岗实践中的学习收获。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会场,由9名骨干培养对象参加,每位教师根据班级的特点和发展水平,贯彻课改理念,立足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教材内涵,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上,教师们都能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法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成长需求、发展需求,积极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注重学法的指导,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延伸拓展,体会运用。整场活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师们表现出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课堂调控能力,优质的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为听课教师呈现一节节精彩纷呈的汇报课。
01 —
同课异构 共品诗歌之美 (莆田四中会场)
吴静静老师的课题是《氓》,围绕“三环六步”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导学”阶段以《诗经》中的“水和爱情”导入,引出“淇水”这一意象在诗中的丰富意义。利用“思维和展示”,让学生依据文本内容绘制文章思维导图,展示讲解。“解惑”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在品读文本之际分析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借以深入挖掘男女爱情悲剧的根源。本节课最后落脚于引导学生整合归纳所学,以古为鉴,探究当代婚姻爱情观。最后“训练”环节,教师让学生共同比较《诗经》中同样是弃妇诗的《遵大路》与《氓》的区别,引用《致橡树》和《当你老了》两首诗让学生加深对正确爱情观的感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价值观。青春萌动的年纪,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大胆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观察和体会畅谈对未来爱情婚姻生活的展望,教师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加以引导,达到情感和价值观念塑造的目标。
同一个课题,方法多样却又殊途同归。围绕“三环六步”教学理念,郭丽芹老师在执教《氓》的过程中,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结合和渗透,由浅入深,在导学阶段带领学生回顾“赋比兴”手法的运用,从爱情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惑和思维展示环节,运用启发引导、角色转换、对比分析、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结合学生个人思考和社会生活经验,对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研讨,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爱情这一问题的好奇心,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02 — 自主探究 聚焦“读思达”新教法 (莆田九中会场)
林少红老师汇报的课题是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以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导入,自然地引出鲍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围绕“为何而愁?如何消愁?愁的结果?”积极展开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整堂课气氛活跃,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同时还引入了李白的《行路难》进行异同分析,引导学生积极进取,珍惜我们的大好时代,努力成长为“德美才秀”的人才!
苏丽钦老师汇报课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苏老师这节课紧紧围绕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的思想。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落实新型民主和谐的师生模式。教学过程采用层层推进的问题设置方法,最大特色是分组讨论,小组展示。整堂课气氛活跃,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肖奕老师的课题为《鸿门宴》,这课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很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肖老师采用“读思达”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三维目标教学,即按照阅读、思考、表达的三个基本环节的教学环节,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考研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跌宕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来分析人物形象。
肖海英老师的汇报课课题是《选准句 写对句——名篇名句默写专题复习》,本节课从高三二轮复习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在情境式名篇名句默写中存在的问题:对“情境”设置的关键提示性信息的把握不准和粗心大意写错字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信息输入选准句”和“信息输出写对字”两大方面给予点拨,启发学生重视“名篇名句”默写题,确保这一“保分题”得满分。整节课,课堂知识点涵盖全面,老师讲解细致入微;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参与度高。学生们从自己检测,订正同学错误中,关注了题干的关键信息,发现了平时的易错字。整节课节奏紧凑,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学生学有所得。
03 — 知行结合 培养思维品质 (莆田十五中会场)
郭丽娟老师的课题是《雷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上课前通过布置学生绘制人物关系图把握人物关系和主要情节,把纷繁复杂的话剧剧本变成鲜活生动课堂形象,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剖析人物性格,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陈佳榕老师的课题是《书愤》,课堂上陈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品读诗歌,通过示范朗读、分析结构、赏析情感带大家领略了诗歌之美。同时注重课外拓展,与课内、课外不同的诗歌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怀。
汇报课结束,各位指导老师与听课教师一起,回顾教学内容,积极评课、交流,研讨教学心得。几位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堂陈述课题设计思路与理论建构,随后评课老师分别针对课堂效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这几节课呈现了比较有质量的教学成果,都能够紧扣课程标准,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落实课改理念;同时又风格各异,特点鲜明,是值得探究和学习的。
本次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汇报课,既为教师们的成长搭建了锻炼的平台,又为老师们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好机会,也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进一步推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汇报课结束了,但课堂教学没有停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让我们苦练内功,在锤炼中规范,在学习中沉淀,在研究中提升,在竞争中成长,为全区教育教学工作谱写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