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青春,别样的六月,素履以往,一路向阳。2021年6月11日上午,荔城区2020—2021学年度高中新教师汇报课活动(历史)在我校顺利开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倾听新教师汇报课及其评课交流研讨。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人员有荔城区高中历史新教师及其指导教师和兄弟学校历史教师及我校历史学科组全体教师。
首先,是来自莆田第十六中学陈羽老师的汇报课,课题是《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陈老师能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将本课教学内容设定为二目,以“新纪元”入题: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对俄国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句号;对世界来说,十月革命是一个感叹号。”以“探索路”结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苏联的这一探索之路,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建设有哪些启示?从而升华了本课的主题。陈老师能注重结合时事案例对重点问题深度挖掘,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历史的亲和力。而且,在部编统编历史教材知识覆盖面广、概念多、理论性强、文字表达精简、认知难、理解难等情况下,陈老师能整合教材,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基于历史学科大概念的教材统整对统编教材教学的重要意义。
接着,是来自莆田第四中学蔡怡斌老师的汇报课,课题是《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蔡老师从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成就入题,以“第一篇:背景——独立运动的火焰”、“第二篇:过程——独立的激情在沸腾;沉睡的雄狮在觉醒;苦难的黑豹在抗争”和“第三篇:评价——火焰退后的世界——独立运动的意义”三个相关联的标题形成主题教学,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升华本课主题。蔡老师在教学中提供了准确多样的史料,精心设计问题,在师生及生生之间问答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思维能力,践行“读思达”教学理念模式;巧用学科工具如知识表格化、历史地图等对复杂问题的简化处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解决了本课教学容量大和教学时间相对不足的矛盾,为部编统编历史教材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整合提供了新思路,较好地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最后,是评课交流研讨。在莆田四中谢紫德老师的主持下,与会老师围绕今天的两节历史汇报课,畅所欲言,深入交流研讨。老师们一致认为今天的这两节课,授课老师有着满满的家国情怀,都能较好地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历史教学观和教材观,深入钻研新课标,把握好立德树人宗旨,确定了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都较好地达成了课标的基本要求,践行素养立意的课堂教学理念,从不同视角为统编历史教材课堂教学的实践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与会教师也衷心祝愿两位新教师用坚守作帆用奋斗作桨,通览古今,遍听内外,守住初心,鹏程万里,飞向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