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四中创建于1900年,至今已120年。120年来,学校几经沿革,几经迁徙;从创建时兴化私立砺青小学堂到莆田官立砺青小学堂、私立砺青中学;从新中国成立后的莆田第四中学、莆田师范学校、城郊五七中学,发展到今天的福建省莆田第四中学。120年来,莆田四中经历了创办、转型、发展、升格等不同阶段,筚路蓝缕,如今,百年栽植已绿树成荫、桃李芬芳。日前,莆田四中举行了建校120年庆典活动,教育部、省教育厅、知名学府、机关单位、兄弟学校、杰出校友、社会各界或贺电或贺信或丹青墨宝,纷至沓来为莆田四中祝贺。 百年栽植桃李芬芳 在19世纪末叶,民族危机深重的时期,林翰等几位具有维新思想的留日学生决心以科学救国为宗旨,培养民族人才为已任,回到家乡办起了莆田第一所私立学校砺青小学堂,开兴化古府私人办学教育风气之先河。从那时起,120年来,伴随着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程,学校历经沧桑,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在省市享有良好声誉的省一级达标校、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省高中课改基地校、省文明学校,为促进莆田市科教兴市战略实施作出积极的贡献。 ![]() 来源:莆田四中 120年来,学校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学子遍及五洲四海,立勋军政学商。其中佼佼者有:省部级领导陈兰通,院士林兰英、黄维垣、闵桂荣,科学家王正杰,烈士林春晖、雷光熙,将军蔡园,“飞虎队”抗战英雄陈炳靖,“两弹一星”功勋黄晞,著名作家郭风等。还有600多位博士、教授、专家、学者以及各行各业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他们都从这片人才汇聚的土地上走出,在各自岗位上为祖国的强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们是莆田四中的骄傲,也是莆田人民的光荣。 当前,学校在“自主、指导、学习”教改实验以及推行理科问题解决、文科情景化教学的课堂模式上,大胆实践并构建“以展示学生思维为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模式,积极参与“读、思、达”教学法改革,造就“事业型、指导型、复合型、创造型、科研型”的师资队伍。现有高级教师67人,硕士研究生26人,省学科带头人10人,省骨干教师10人,市领衔名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10人,市骨干教师36人,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5人。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优秀教师群体已覆盖所有学科,不断引领莘莘学子迈进知识殿堂。 ![]() 来源:莆田四中 质量立校成果斐然 120年的峥嵘岁月,3个世纪的风雨兼程,莆田四中人始终牢记办学初心,那就是辛勤耕耘,培育人才,报效祖国,报答人民。 近年来,学校秉承“严谨、勤奋、求实、创新”之校训,发扬“团结、勤奋、创新、卓越”的四中精神,践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遵循“规范办学、深化内涵、改革创新、回归本真”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文科见长、文理并进”的强校之路,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学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全国生命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学校、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等几十项荣誉称号;2018年学校成功入选首批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校(莆田市仅3所);2019年又成功上榜福建省首批3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名单,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如今的莆田四中,正昂首阔步朝着办“资源优质、特色鲜明、辐射有力的省级示范性高中”目标迈进,为莆田市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奔涌向前的新时代巨澜中续写荣耀与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