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劳动教育】莆田四中“创城常态 文明常在 小手常带”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1-10-15】【作者:吴春山】 【阅读: 次】【关闭窗口】

为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推进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常态化、巩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校团委决定开展“创城常态 文明常在 小手常带”主题实践活动

一、目的意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荔委文明联﹝20213 号文件以创城常态 文明常在 小手常带为活动主题,发动广大未成年人带动家长积极参与,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引导全校同学带动广大家庭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区)创建,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添光增彩。

二、活动主题

创城常态 文明常在 小手常带

三、活动内容

1.当好文明城市宣传员。(负责:学生会宣传部,学习部、国旗班、摄影部、网络社联合举办)

学校要加强青少年学生八大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通过文明在手上、文明在口中、文明在脚下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师生自觉成为崇尚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开展文明礼仪承诺卡签名活动,向学生家长发放文明礼仪倡议书、市民文明手册、创城宣传单等,引导广大市民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不说粗话脏话,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以学生带动家长,以家庭影响社会,达到引导一个学生,带动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良性互动效应。

2. 当好文明交通劝导员。(负责:青协,联防部、文体部、摄影部联合举办)

学校要广泛开展文明交通主题班会、文明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开展绿色出行体验日、文明交通宣传周、交通安全宣传日等文明交通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文明交通小使者等评选活动,普及交通安全知识,传播文明交通理念,提升师生文明出行意识,培养文明出行习惯,推动文明出行专项行动常态化长效化。发挥师生的影响和辐射作用,动员广大家长积极支持和参与文明交通宣传实践活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主动参加全区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认领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岗,当好文明交通行为的传播者。

3. 当好环境卫生倡导员。(负责:生活部,广播站、外联部、摄影部联合举办)

学校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推进绿色校园创建活动。通过主题黑板报、主题班会或知识讲座、环保志愿服务、主题倡议书等活动形式,积极培育青少年学生关爱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学生向家庭成员传递环保意义,动员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行动中,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引导师生、家长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共设施、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不随地吐痰,倡导文明举止、爱护环境的行为规范,当好维护环境卫生的践行者。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开展创城常态 文明常在 小手常带主题实践活动对文明城市(区)再提升工作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学生会部门要结合实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研究部署,制定具体方案。学校要把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明确活动责任人,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把活动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从创建文明班级、文明校园做起,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整体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区)创建水平。

2. 抓好落实,形成合力。

学校要按照活动部署,突出主题,创新载体,抓好落实。学校应采取分发市民文明手册”“创城倡议书等方式,加强创城宣传,带动社会文明。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力度,坚决清除中小学校周边 200 米范围内的游商、无照摊点、非法诊所、烟、酒、彩票销售点以及网吧、卡拉 0K、游艺厅、台球厅娱乐场所等,切实提高群众对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满意率。

3.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要利用校广播站、电子显示屏、国旗下讲话、班校会等形式,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文化墙、社区宣传栏等阵地的作用,加强对主题实践活动的宣传。要利用电子显示屏等刊播文明出行、垃圾分类等内容。校微信公众号要开辟专栏专版,大力宣传创城常态 文明常在 小手常带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创城常态化的浓厚氛围。区委

文明办、区教育局将对各学校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确保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