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莆田第四中学提倡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增强自我教育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和卫生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识、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最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制定《莆田四中学生劳动实践指导手册》、《莆田四中学生志愿服务指导手册》,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每周一节劳动课,开设志愿服务、劳动技术、校本选修、班级值周、研究实践、居家劳动共六个系列的课程体系,激发了学生劳动热情,增强了学生劳动技能、意志品质、思想素质、集体观念,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了学校文明建设。
为发扬青年志愿者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莆田四中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前往绶溪沿线开展捡垃圾、美化环境活动。
为了更好地践行垃圾分类的绿色理念,莆田四中青年志愿者在团委会的号召下,走进南郊社区,给社区中的居民分发传单并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为响应文明创城的号召,莆田四中团委会组织学校青年志愿者分别在在莆田附属医院的十字路口和学校前方的十字路口进行了“文明交通督导员”的活动。
为开展环保活动,学校组织部分高一高二年段学生出校进行学校周边街道卫生打扫。
为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校党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教师和团员学生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同学们在本学期的通用技术劳动课程《服装及其设计》课程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而且开展了植物扎染的实践活动。
同学们在本学期的劳动课程《家政》的学习中开展了创意衣帽架的设计制作活动,自己动手设计,拿起工具,亲手制作创意衣帽架,让生活更舒适,更有条理。
为配合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学校在校本课程选修课中,设置了《跟我学机器人》、《木工艺术》、《插花艺术》、《多肉植物的种植》、《蓝染向上--植物染手工课程》等课程。
学校成立了以郑金山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安排高一、二年段学生,按照班级顺序轮流,每周一个班,每周一到周五,利用上午早读课、中午和下午第四节自习课的时间,组建校园导护组、校园督查组和卫生保洁组,共三大组。主要任务是参与学校的导护、督查、校园大环境卫生的保洁、情况反馈等。值周后值周班级负责人要对一周的值周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写好总结上报,并将值周情况在下一周的周一升国旗仪式后通过有线广播进行全校反馈。
建党10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缓解学习压力,全面提升学生自立能力、生存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莆田四中学生到福建儒意研学实践基地开展“重温历史 传承睿孝 躬勤践履 忆苦思甜”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根据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的特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居家劳动 健康快乐”主题活动。
优秀的课程助力学生成长,莆田四中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认真筹划,扎实实施,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激发劳动育人的教育功能,形成学生劳动教育的文化自觉;学校利用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形成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使劳动教育融入“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之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upfiles/file/20211209/20211209223047_6365.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