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资源中心 >> 文章交流 >>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19-09-09】【作者:czl】 【阅读: 次】【关闭窗口】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将生活情境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操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实践性课程。

我通过学习了解了纲要出台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课程的地位,而且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推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研制过程,艰难而又漫长,更是经过层层论证和调查。理解了综实课开展的必要性,因为课程实施效果已经说明问题:1、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无论是情感态度的变化,还是能力的提升,亦或知识技能的掌握都是效果惊人。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方式和观念转变了;课程开发能力也有所增强,和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了;3、推动了学校课改;4、推动教与学的深刻改革,我们不再是课堂预设的引导和呈现,而是预设为线索等待孩子们的课堂生成;课程不再是为了传

授知识而学知识,经验和体验更为我们所重视。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纲要的主要变化:如课程目标的明确和细化,细分到不同年段,我们有章可循;课程内容的丰富:增加了职业体验和班团队活动、专题教育、场馆教育、爱国基地教育等;课程更增加了实施范围,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都开展;强调了学校课程规划;增加了附件部分,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了。还有一项就是内容结构的变化:由原来的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操作性学习和其他,变成了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设计制作活动、职业体验及其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丰富了综实的课程内容。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而高效地完成各项活动。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努力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前我们的老师上课时,可能更注重的是整个学习的目的和成果。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是更为注重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参与,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更加的注重活动过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知识社会的需要。

这次的学习,我从理论和观念上,更深刻认识到了综实纲要的重要性,也对综实课有了全面的认识。稍稍反思一下我们老师自己能做的,还是要始于足下,这样才能发现别人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可以怎么改进。1、踏实认真地带动孩子们上好每一周的综实课;2、尽可能的把自己看到好的、有用的东西分享给没能参加会议的老师,对他们的课堂能起到一点帮助的作用;3、要利用好综实这个平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协调组织能力,实现自我价值;4.带动学生去体验、感受如何把生活遇到的问题变成小课题,自己发现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选择方法来解释交流、探究,自己感受研究的过程,并能形成一定意识,为将来更深入更广泛的研究做准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综合实践活动 郑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