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莆田四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莆田四中 >> 资源中心 >> 文章交流 >> 正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发布时间:2020-05-25】【作者:czh】 【阅读: 次】【关闭窗口】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习体会

 

这几年,各个学科都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但是,什么是核心素养?高中英语的核心素养又是什么?通过学习课程标准,这一概念逐渐清楚。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

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 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

2、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 态度和行为取向。 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3、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

4.、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学习能力构成英语学科素养的发展条件。

通过学习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给我平时的教学当给予了如下指导和思考。

一、语言能力方面。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的, 所以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要注意创设社会情境进行学习, 让学生在创设的社会情境中, 用所学知识点的基本用法来使用。 造句,填词都要提供一个情境。 所以在传统的听说读写的教学中不能割裂了社会情境。 此外,新课标还指出语言能力包括了听说读写, 在现在的高中教学当中, 直击高考, 现高考考察听读写的技能, 并没有对说做出过高的要求。高中的口语考试也不算入总分。因此,很多时候,老师都以知识点的讲授为主,而忽视了学生说的能力的提高。 虽然听说课在高校的广泛推广显著的解决了哑巴英语的问题,但是,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当中,这块是十分欠缺的。我校英语每年都组织的英语演讲、话剧表演比赛的活动,就是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提出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文化意识方面。 新课标指出文化意识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文化的提法是中外文化。作为一个英语老师,我潜意识的认为,学生已经对中国文化传统有了一个比较好的了解, 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差异部分进行补充说明即可。 但是,通过平时的做题发现, 学生对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都知之甚少。比如,一次做到一个语法填空题。 介绍的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在 2016 11 30 日,中国“二十四节气” 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然而意外的是我所教的俩个班级, 总计一百多人, 居然知道文中提到的 “秋老虎”的同学不多。有同学还猜测是不是像母老虎一样是骂人的话。让人啼笑皆非。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讲解中,只要涉及到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的课题,我都会根据此素养的要求,给学生普及相关的文化知识。

三、思维品质方面。 critical thinking 正是培养我们思维品质中的批判性思维。但是在我们传统的授课中,我们高中的教学却很少出现这个步骤。说明,老师并没有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考虑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进行此项教学活动的设计。

四、学习能力方面。 在学科核心素养学习能力方面的表述中, 新课标用了 “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 这样的表述。 也就是说, 英语的课堂应该是怎么样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 我们英语的课程通过多媒体的运用, 课堂加入了很多视频, 游戏等等的元素, 使得课堂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人就会误认为, 这就是运用了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了。 可是,当你去认真分析课堂的时候, 你发现并非如此。好多的课件拿回来分析,会发现,虽然运用了很多新技术,增加很多活动,老师自己制作了上课的视频材料,技术感满满; 但是这都是信息化所带来的教的模式的改变, 而不是学的模式的改变。 课堂还是老师的讲授为主, 老师并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 而莆田五中英语备课组进行的词汇复习课程教研, 以话题为导向, 创设社会情境,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归纳总结语言点, 课堂成为学生展现他能力的场所, 老师成为一个指导者。这样的课堂学生主动学习查找资料, 学生更大的发挥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以上就是我个人就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学习和思考。

英语组  史步华